
【環球新聞報訊】在政府及社會努力下,《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延續一系列惠民措施,包括現金分享、醫療券、住宅單位電費補貼和多項的稅費減免,亦編列了注資央積金的預算,我們認同政府善用財政資源,盡最大努力促經濟、利民生。
我們留意到因應現金分享計劃的變化,有關預算有較大調整;我們期望政府善用騰出來的有關資源,更好地用於改善民生福利、加強社會服務和完善城市建設等方面。
第一,在經濟復甦的態勢下,本澳仍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中小企面臨經營壓力和挑戰,部分居民就業不穩定或收入難以增加。期望當局明年持續推出消費補貼或鼓勵措施,提升居民消費力和信心,紓緩生活壓力,一定程度促進社區消費活力,支援企業發展。
第二,今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調升了養老金、敬老金和醫療券等,明年度預算雖未對上述項目提出新的金額建議;但涉及社會保障基金的部分給付,例如失業津貼等得到調升。我們期望當局持續完善調整機制,發揮社保重要作用;我們再次建議政府增加教育、醫療機構及社會服務等重要民生領域資源投放,優化資助制度,適當增加人資和薪資福利,以穩定人員隊伍,完善服務質素。
第三,為提升就業質量,尤其協助青年和中高齡人士就業,當局應重視職業培訓項目的硬件和軟件資源投放,以至強化對就業困難群體的支援,助居民安居樂業。
最後,當局向來按機制處理公務員加薪問題。我們建議政府適時對公務員薪酬進行調升,以發揮示範作用,帶動博企、公共事業機構及有條件的企業同步關顧員工待遇,從源頭減輕居民面對的生活壓力。

微信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