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近年持續推動全澳休憩區及其配套設施的優化工程,分階段開展澳路氹休憩設施的重整和建設工作,拓展、優化市民的休閒活動空間,建設美好宜居環境。
針對澳門半島空間資源緊絀的情況,今屆政府利用台山青洲一帶的現有社區資源,推進北區八個休憩區的整體重整,同時持續推進澳門半島南岸海濱綠廊的建設。日前,澳門半島南岸海濱綠廊二期工程一區已經對外開放,為市民提供新的運動休閒空間。現場設有停車場,市民可免費停泊五小時,方便市民駕車到場運動,加上環境優美舒適,贏得市民稱讚。但亦有市民反映,有關休憩空間目前缺乏接駁巴士,對於非駕車人士較為不便。另外,由於工程只開放一區,二區及三區仍在開展,部分運動設施,如跑步徑未能滿足運動人士需求。
本人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因應相關休憩區的開放使用,逐步完善該區公共交通,增加巴士線路和站點,便利市民進場使用。同時加强周邊環境整治,完善指示,並盡快推進第二區及第三區工程建設,盡早開放予市民使用,滿足市民對於運動、休閒、娛樂空間的需求。
澳門半島南岸是澳門重要的觀海走廊,串聯了科學館、文化中心、觀音像、旅遊塔、融合門、媽閣等沿岸旅遊景點,具有豐富的旅遊休閒資源。現時,市民往來第一期觀音像海濱休憩區與正在開展的第二期嘉樂庇總督大橋至融合門工程,只可以利用孫逸仙大馬路人行道。本人希望政府相關部門研究利用B區東側土地,規劃新的南岸海濱綠廊工程,並串聯一期與二期工程,同時利用AB通道,將澳門半島南岸海濱綠廊與規劃中的新城A區海濱綠廊連接成統一有機體,為市民創造更加優質的休憩空間。
氹仔海濱休憩區單車徑與蓮花單車徑是市民休閒運動的好去處。現時,兩段單車徑由一條行人道上約500米長的單車徑連接,有居民反映該部分路段近期取消單車徑標記,原因未明。實際上,市政署多年前已經計劃以橋樑方式連通兩段單車徑,但至今未有實質進展。市政署早前回覆議員質詢時表示正就“氹仔海濱休憩區單車徑及蓮花單車徑連接段工程—編製工程計劃連探土服務”進行深化設計,有關單車連接橋因採用新式方案,故必須謹慎研究不同方案、維護費用等因素,並與相關權限部門溝通協調,確保其可行性。
本人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夠盡快確定建設方案,連通氹仔海濱休憩區單車徑與蓮花單車徑,為市民創造更加安全舒適的運動環境。

微信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