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關注勞動修法規劃
明年度施政報告已將修改《勞動關係法》列為法律提案項目,將會研究調整年假和產假天數。行政長官在上個星期答問大會上回覆本人關於“三五”規劃有何措施發展勞動權益的問題時表示,下一階段,政府將會衡量澳門經濟發展到今天,整體的勞工福利政策處於什麼水平,與澳門經濟發展相互能不能有一個平衡。
請問司長:
對於行政長官所指的檢討本澳整體勞工福利政策的研究預計何時開展?
司長回覆:
關於梁普宇議員提到的勞工福利政策的檢討方面,我們會按照現行的機制,在社協進行諮詢和檢視。
2.關注建築業就業支援
本屆政府設立“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統籌協調跨部門資源,制定促進本地居民就業的合適政策措施,同時訂定各公共判給工程和服務優先聘用本地居民的指引,推動投標者聘用本地居民。
今年以來,受私人建築工程及公共工程減少的影響,建築業工友開工率普遍不足,生計面臨壓力。政府有必要進一步發揮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的作用,推出更具針對性措施,協助建築業工友就業。
請問司長:
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會否因應建築業工友開工不足的情況,提升外判工程本地僱員聘用比例?明年會否增加公共工程項目,為建築工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司長回覆:
回顧就業促進小組推出一年以來,建築業的就業情況有所改善。待業人數由350人下降到現在的280人左右,未來會持續關注並改善建築工人就業情況。當然,大家都明白,這都是週期性的。
3.關於公共行政改革以及部門重組。
之前辯論已經問過行政法務司黃司長,就是政府整體行政改革涉及到多少人,黃司長回覆表示沒有總體人數。雖然司長轄下部門不是先頭部隊,先頭部隊在市政署那邊,但是今年其實都已經定下來,大部分改組的工作都會在司長轄下的範疇裡面。現在我想問一問司長,經財范疇將會有多少公務員隊伍在今次重組裡面受到影響呢?因為我都再次重申,大家都是非常希望這個公共行政改革能夠成功,但是在整個變革的過程裡面,重點就是我們的人員對於整個變革的接受程度,他們是否能夠積極去回應一個變革的安排,所以在這裡面我希望能夠瞭解一下在司長範疇,將會進行部門重組或者合併等涉及的相關人員的人數,或者在司長方面現時有哪些方面的想法,能夠令到整個改革的工作更加順暢?
司長回覆:
關於經科局、科技基金、消委會的合併,這方面我們正在推進。至於有多少人影響呢?我可以說兩個局的人員的數目。經科局大概是260人的規模,消委會應該是61人,科技基金是45人左右的規模。所以三個加起來大概是360人左右的規模。我們都會盡量做好合併過程中人員的安排,以及重新再分配工作。
4.會否建立數字經濟統籌協調機制?
近年,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各國政府均高度重視,內地有國家數據局負責統籌推進數字中國的規劃、發展、產業化等工作,香港為此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專責領導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國家“十五五”規劃目標建議提出,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從技術創新、產業應用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本澳數字經濟發展剛剛起步,請問司長:
政府會否設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工作小組,統籌數字經濟的發展?
司長回覆:
經濟委員會裡面有一些數字經濟相關的委員,在經濟委員會可以發揮協調或者提供意見協調的功能,讓政府可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5.關於調升職業稅退稅額
今早何局長都提及過,澳門這邊的稅負應該是相對比較低的,因此一些稅務的優惠方面都未必會有太大的空間,但是我想了解一下,其實這幾年一直都有一個職業稅退稅計劃,早年退稅上限是兩萬元,現時下調至一萬四千元。隨著本澳經濟回穩,職業稅退稅有沒有空間調升?因為能夠拿到上限的應該都是中產,我們都希望中產能夠手頭多一點錢,都可以去刺激一下他們的消費,激活一下比較疲弱的消費市道。
財政局局長回覆:
其實在2020和2021財政年度的時候,政府是透過修改財政年度預算案將涉及2018年和2019年的職業稅退稅的百分比調升,金額也都有所調升。當時主要的考慮是基於疫情對本澳經濟造成的嚴重衝擊,為了保障民生作出有關的調整。在疫情過後,經濟逐步復甦。政府在2022財政年度預算中,將2020年度的職業稅退稅百分比和上限重新設定為60%,最高是14,000元,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至於在明年度預算中,也會繼續按照有關的金額,即60%和14,000元的退稅金額上限,作為退還2024年度職業稅退稅。
- 推動琴澳通關無感化
明年開始,深合區的發展由司長去統籌,在強化軟硬基建聯通銜接,促進澳琴融合發展方面,這裡包括了通關的便利性,因為要再進一步去推動澳琴深度融合的話,如果你問我個人的感覺,怎樣去通關才是最好,就是直行直過才是無感通關。雖然現時免刷證都是一個進步,但是因應現時科技手段,例如面容識別,再加上肢體動作分析的一個檢測等等,其實這裡政府有沒有一個再進一步的想法能夠令到我們澳琴兩地的通關更加便利,例如透過我們口岸大廳裡面眾多攝像頭已經可以做到一個排查,能夠去放行,有懷疑的才進行一個檢查。這個會不會能夠令兩地的通行會更加順暢?如果說全面推行有困難,能不能先讓我們澳門居民率先感受到兩地這種無縫的一個連接呢?
司長回覆:
關於合作區用一些新的科技來加快通關便利,我們都是歡迎和探討的,看看科技的迭代速度有多快,以及在行政運作上是否能夠配合得到,因為你提到的是一班人一次過,攝像頭識別之後就可以過關,我們都希望有更多新的技術,行政上如果能夠配合得到,國家容許的話,我們都會推動。
梁普宇議員追問:
多謝主席。首先多謝司長回應關於行政架構重組的一個安排。我最主要都是想去補充一個觀點,就是因為一方面你們行政重組的工作任務非常之重,同時間經財範疇的工作也非常之重,我希望司長你們的團隊在這兩行工作都能夠掌握得很好。
另一個我想追問關於數字經濟統籌,因為剛才司長回應說這個可能是在經濟委員會裡面可以去做到有關的工作,因為我早幾年也有參加過經濟發展委員會裡面的工作,而經濟委員會其實是屬於一個諮詢機構,所以我有一點點保留,如果只是在這個經濟委員會裡面,怎樣可以去具體執行到這個統籌工作呢?因為它真的要涉及到規劃,產業化發展,立法,甚至包括我們這個數字資產作為一種新型的一個生產要素,還有很多例如確權等方面的工作,其實大量都是我們還沒做的,所以我有一點疑問,如果只是靠這個經濟委員會,還是真的有其他現行的一個部門已經在負責,這個我也想請司長去說明一下。
司長回覆:
關於梁普宇議員剛才關心數字經濟的發展,其實我們是第一步來的,先在現行的架構上多聽取我們諮詢委員的意見,因為數字經濟牽涉的面好廣,也有大量的資訊,而澳門要發展哪方面的數字經濟呢?是需有一個比較深入和清晰的定位,接著我們再有針對性去設立相關的工作的架構,所以我們是希望是先第一步多收集、聽取各界的意見,所以擺在這個機制裡面作為一個考慮。

微信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