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羅彩燕促協調醫療資源、保障長期病患及弱勢群體的藥物配送及醫療外展服務

議員之聲|羅彩燕促協調醫療資源、保障長期病患及弱勢群體的藥物配送及醫療外展服務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本報訊】疫情肆虐至今累積個案數已超過1600多例,隨著確診病例及重症病例的同步增加,各類醫療資源越來越吃緊是必然的趨勢,醫療資源緊張亦使得許多慢性病和預防性醫療資源被削減,影響本澳許多長期病患、殘障人群的居家支援、藥物補充、醫療器材保養等維持生命服務,立法會議員、澳門經濟民生聯盟副主席羅彩燕促請政府應盡力確保做好疫下的醫療外展服務,協調醫療及藥物資源保障,為居家的長期病患持續無間斷提供跨專業醫療及護理服務。

多渠道優化疫間醫療外展服務

羅彩燕議員指,當前情況下整個醫療系統都面臨巨大的考驗和負擔,不僅確診者等候入院的時間拖長,連日常非緊急手術也不得已而推遲,醫療人手緊張亦導致許多長期病患、特殊群體難以得到正常照顧,她指出近日收到不少市民求助個案,當中有長者及長期病患表示受醫療服務影響而難以領取藥物,羅彩燕促請有關當局因應疫情原因下減少了公營醫院的非緊急服務,應優化藥物領取的程序及研究增加送遞服務,例如參考某私營醫院做法,當市民家中藥量不足,可以透過專線電話、線上掛號以及微信聯絡登記等方式,向未能按期覆診的長期病患者及時提供補充所需的處方藥物。

她續指,有居家洗腎患者受物流及人手影響未能及時更換喉管及保養洗腎設備、亦包括不少非緊急類手術被無限期延長、許多患者因病情複雜、行動不便或是受疫情管控等原因難以親身到專科門診覆診、以及有不少特殊兒童群體未能更換醫療輔助器具。但因目前狀況,令此群體難以及時獲取所需的醫療服務,對他們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促合理調配人員免醫療系統超負荷

羅彩燕表示,回顧鄰埠疫情發展情況,一旦因疫情大規模爆發而導致醫療系統癱瘓,將會無可避免衍生更嚴重的次生影響,故她再次促請特區政府以及有關當局,在貫徹落實執行清零政策的同時,亦應該因地制宜,顧及社區內長幼及其他弱勢群體的需要,維持好必要醫療支援服務。她促請有關當局應時刻檢視醫療系統負荷壓力,適當調配及抽調人手回歸正常醫療系統,減低前線醫療人員工作壓力,防範於未然。她讚揚有機構已經開始聘請15類醫療人員擔任臨時檢疫人員、以及聘請其他人員擔任後勤工作,亦感謝珠海市政府派駐防疫人員來支援,她建議政府及有關當局應透過聯防聯控機制,尋求更大人力物力的醫療資源支援,以有效舒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