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澳現正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現時65歲及以上長者比例已超過本澳總體人口的14%,預計在 2036年將突破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這一趨勢對澳門的社會保障、醫療體系、勞動力市場及經濟發展各方面帶來深遠的影響。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現時特區政府積極推動資源下沉,以應對老年化社會的需求,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社區養老服務、提升醫療衛生水平、推動長者就業和社會參與等,以確保長者能夠享有尊嚴和幸福的晚年生活。這些措施充分體現了特區政府對老年人權益的高度重視,並逐步構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的老年友好社會。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面對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未來社會醫療服務人員將隨之增加,為促進人員投入的穩定性,請問當局如何鼓勵及促進有關私營及非牟利機構調整自身人事及薪酬福利制度,以縮窄公私營社會服務及醫療機構間薪酬福利差距,藉此鼓勵更多人才投身醫療護理行列?此外,《健康澳門藍圖》稱落實資源及服務下沉至社區,請問當局在完善長者專科醫療服務及善用社區藥房資源提供藥物指導服務上的發展進度如何?
二、為加強適應未來醫療資源下沉至社區及大健康產業發展趨勢,拓展護理職業前景,請問當局如何持續加強本澳護理培訓和護理專科發展,並協助護理人員不斷提升專業水平?並且,如何促進本地醫療人才優先就業及提升社區醫療之覆蓋率?
三、鑑於石排灣社區人口遽增,運動空間需求越來越大。特區政府早前回覆本人的書面質詢稱,現正開展「路環石排灣都市化規劃(東側)調整研究」,研究對石排灣社區內尚未完成發展的土地進行優化及調整,請問現時的進度如何?此外,為加強長者體育健體魄,當局會否利用未發展土地建設適合長者運動的臨時及永久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