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李良汪早前就“粵澳兩地牌”驗車互認和建設橫琴口岸泊車設施提出書面質詢,指出現時本澳驗車中心所採用的檢測設備及測量方法已與國家標準接軌,質詢當局是否具條件推動本澳的驗車中心成為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以優化“粵澳兩地牌”車輛的年檢程序,避免居民“一車兩驗”,造成不必要的時間及金錢損失?
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回覆稱,該局持續與內地相關單位積極溝通,以承認由國家認可車輛檢測機構發出的驗車結果的方向推進有關工作,有新消息會適時公佈。
此外,部分車型因前擋風玻璃含有金屬材料,無法通過“橫琴單牌車”安裝通關卡的環節,李良汪要求當局交代是否已掌握有關情況,有否協調兩地部門研究處理?將於何時解決問題?
交通局經徵詢保安司司長辦公室意見回覆表示,對於有部分車輛因前擋風玻璃含有金屬材料,導致屏蔽或干擾電子標籤訊號,從而影響車道系統的自動驗放功能,造成車主通關不便之問題,澳門海關正就此與內地相關部門進行積極溝通協調,雙方正尋求相應的技術方案,以解決車輛配置不同引發的問題,確保跨境車輛的順利通行。與此同時,澳門海關已設立機制,倘若自動化車道系統無法自動放行,將由車道關員進行人工驗放。另外,澳門海關現正積極推動“橫琴單牌車”共用通關電子標籤的工作,有關政策由兩地政府共同推進,以便利相關居民往來澳琴兩地。
就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缺乏公共停車場,沒有“粵澳兩地牌”或“橫琴單牌車”的居民,需將車輛停泊在蓮花路停車場,再轉乘輕軌或巴士到口岸過關,缺乏便利性。李良汪質詢有關口岸區在規劃建設時為何沒有預留興建停車場的空間?倘不具條件在口岸興建停車場,能否於現時設施內劃設泊車區,以便利相關居民往來澳琴?
交通局回覆稱,橫琴口岸是粵澳兩地政府共同合作發展的項目,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因受限於橫琴土地規劃制約,因此,粵澳兩地政府優先在通關設施、客貨車查驗通道需求、上落客設施等方面推進口岸的建設合作,暫未具備規劃泊車區域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