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綜合施策提升社區經濟活力,助力推動中小企商戶提質發展,帶動旅遊消費等,社會對政府重視推動經濟發展抱有不少期望,期盼落實更多的措施。
首先,當局應積極開展和優化更多不同類型的社區促消費活動。今期的“2025年社區消費大奬賞”,以及開展多元旅遊活動和社區項目,引客和帶動消費。今期的消費大獎賞計劃將於十天後結束,根據當局資料,截至5月4日共發放電子優惠總額1.8億元,聯動全澳消費額約6.4億元,有一定帶動作用。社會期望當局檢視有關活動成效,若能延續類似優惠活動時有所優化,例如延長可使用優惠的時間,檢視新增的長者立減優惠措施的使用情況等,以紓緩居民生活開支壓力,吸引人流提升社區活力,促進消費力。
其次,強化舊區活化工作,有效帶動中小企和居民參與,改善舊城區環境與配套。當局提出六大片區活化計劃,以及打造各具特色和吸引力的片區,重點是聯動六大綜合度假休閒企業,「以大帶小」做旺片區,並支持中小企參與。計劃推出以來,相關企業投放了不少資源推動項目,部分片區已運作一段時間,而部分地點則基於環境和條件的局限,例如需要翻新硬件設施或周邊交通等配套不足,進度較慢,各區活化的成效有差異。
早前,當局提出六大片區活化工作將由經濟財政司主導,計劃在“社區商圈”定位上推動,建議政府需定期檢視各片區活化計劃的成效,包括在帶動人流和中小企發展方面的作用,以至其他方面的效益;並與參與聯動計劃的企業充分溝通,適時調整項目和活動內容,使更貼合市場需要和分區實際情況,以加強片區與社區商戶的引流和互動作用。當局亦要充分發揮跨部門協作,針對片區硬件或配套不足,交通不便或牌照處理等問題,盡力協助企業解決,以更好地開展社區活動。
第三,加強大型活動與社區的聯動效應。本澳的建設“演藝之都”和文體產業的建設和發展,均有利於吸引訪澳人流及帶旺經濟;但基於場地容納人數、噪音和交通等因素,目前大型表演場地多數集中於路氹區域。建議在舉辦體育、演唱會和大型藝文活動的契機,加強社區聯動元素和宣傳,例如參考不同地區的卡通人物品牌展覽,同時會開展其他社區工作坊等活動,並推動中小企推出聯乘產品,以不同形式結合本澳歷史、文化和夜市等活動,進一步促成休閒企業及中小企合作,吸引更多客群走進社區消費。
此外,當局應主動或鼓勵休企和大型活動舉辦方推出更多激活社區經濟的方案,聯動休企、酒店、旅遊業界及中小企,讓參與文體活動觀眾,可獲得社區消費優惠折扣或參與社區其他活動等,將人流引領至本澳其他社區,並延長旅客逗留時間、激活社區經濟。
期望當局推出更多促經濟和惠民措施之下,進一步引領社會開展多元化的旅遊活動和社區項目,優化街區配套,逐漸展現本澳多元發展的特點,對提振社區經濟起更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