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黃潔貞倡強化護理人員儲備 促進資源下沉社區

議員之聲|黃潔貞倡強化護理人員儲備 促進資源下沉社區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在此本人首先向全體護理人員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問候。所謂“三分醫療,七分護理”,護理人員在守護廣大居民健康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感激所有“白衣天使”一直以來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同時亦肯定衛生局每年都會對長期服務的護士進行嘉許,體現對護理專業與工作的重視。

截至今年3月,本澳護士人數已達3,107名,佔醫療人員總數約四成,每千人口護士比例已達4.4。為應對未來超老齡化社會及落實《健康澳門藍圖》中,醫療資源下沉社區等各項部署,政府早前亦指出該比例需提升至5.5至6。如何持續壯大與穩定護理團隊,發揮其對醫療體系的支撐作用,值得社會重視及探討顯示。

值得注意的是,從《醫療統計(2023年)》數據可見,現時就職於醫院及政府的衛生護理場所的護士數量佔比較大,其他在私營診所、安老院、藥房等機構的護士人數僅760人,只佔護士總數二成六,在政府推動醫療資源下沉社區的過程中,社區護理團隊數量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然而,過去有不少機構及社區護理人員反映,當前公營與非牟利醫療機構人員、其他社區醫療人員的制度及薪酬待遇存在差距,加上社區醫療與醫院臨床工作在職業生涯發展上存在差異,部分院舍、康復等社區機構面臨“留人難”的困境,這將對未來政府推動醫療資源下沉社區造成阻礙。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一、擴大社區護理團隊支持資源下沉社區。建議通過擴大社服機構財政支持,增加對社區安老、復康院舍、慢性病管理及家居外展照顧等社區醫療人員資助及服務名額,並藉此縮窄公私營及非牟利機構人員間薪酬福利差距,讓更多護理人員安心參與社區基層照護。

二、優化職程提高護理行業的整體穩定性。研究為全澳護士訂定統一的護理職程制度或提供標準化方案,藉此提升護理人員的職業發展、專科進修與晉升前景,以及能明確薪酬指標或以津貼方式縮窄近薪金差距,以及強化護理專業及專科培訓等,加強適應未來醫療資源下沉社區及大健康產業發展趨勢,拓展護理職業前景。

三、強化科技手段賦能減輕護理工作壓力。隨著智慧醫療的發展,當局應加大投入強化科技及人工智能在臨床、社區護理等不同公私及非牟利醫療場景中的應用,一方面提升護理工作效率與質量,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亦能讓醫療服務使用者得到更高效及便捷的服務。

四、研優化本地護理人員實習及培訓制度。當前本澳兩所培養護理人員的高校,能提供包括學士、碩士、博士,到健康照護員、專科護士及持續專業發展(CPD)培訓等完整的課程體系,期望當局能持續支持兩校發展及聽取業界意見,檢視和優化現行的註冊制度,考慮因應課程與實習實際情況豁免六個月的實習、優化專科護士培訓制度和CPD學分需求,助力護理人員與實際醫療行業崗位能高度銜接。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