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本澳接連發生多宗輕生及企圖輕生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議員李良汪表示,雖然今年第一季錄得十八宗自殺死亡個案,較去年同期減少四宗;而社會工作局在今年第一季收到八十四宗自殺相關通報跟進個案,亦較去年同期減少十五宗,惟上述事件與居民生命相關,不能單從數據衡量其嚴重性,況且自殺死亡的個案主要原因與賭博或財政問題、精神病、慢性或生理疾病有關,除了居民的精神及心理健康,更與特區政府各範疇的施政內容相關,情況不容忽視。
他指出,有團體去年完成“澳門精神健康調查”,顯示本澳居民患憂鬱症的風險為百分之二十七、焦慮症風險百分之十九,壓力主要來自於工作、家庭、財務和健康,其中超過一半受訪者受情緖困擾時,因生活繁忙或自覺有能力應付而未有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此外,根據當局數據,二O二四年自殺死亡人數九十一人,企圖自殺有二百四十九人。可見,本澳精神健康工作仍然面臨挑戰。特區政府必須採取積極措施,例如增加專業人手、優化服務網絡,並加強宣傳教育,以全面提升居民的精神健康水平,同時強化相關支援體系,鼓勵更多有需要人士主動尋求幫助,從而減少悲劇發生。
李良汪強調,良好的精神健康不僅是居民個人幸福感的基礎,更是社會和諧穩定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健康澳門藍圖》相應的目標及評估指標的框架下,特區政府應就精神健康相關數據作詳細研究,以有效評估服務的需求、不足與趨勢,適時調整並有效利用資源,進一步加強精神健康服務體系的建設,與社會共同做好“生命守門人”的角色,落實“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施政理念,為澳門居民構建更完善的精神健康保障。
他質詢當局,除了現有的精神健康線上資訊給公眾查看了解,對一些隱蔽及因忙碌或認為有能力應付情緒困擾的人士,有何措施鼓勵他們主動尋求支援?《二○二五年財政年度施政方針》提到,衛生部門將進一步加強與社團機構合作,包括增加心理治療名額、設立二十四小時心理諮詢網上平台和熱線。相關線上平台的構建是否已開展,將於何時推出,以讓更多有情緒困擾、心理及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能得到適切的支援?
此外,要求政府交代會否結合輕生數據、服務數據、服務人資、服務模式等進行詳細評估,為實施《健康澳門藍圖》相關目標及制定下一階段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提供科學分析的支持,讓政策更貼合實際所需?《健康澳門藍圖》評估指標中包含對精神健康評估指標,當中提及會制定和更新精神衛生政策/計劃。質詢是否已開展及將分階段進行,有否相關工作內容可向社會公佈?
就社會文化司司長曾表示,將邀請專業機構聯同有關部門研究全年齡段的情緒認知和管理普及教育,希望從托兒服務開始做起。質詢有關工作將於何時開展及向公眾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