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梁孫旭促嚴厲打擊過界黑工,加強演藝會展本地化的書面質詢

議員之聲|梁孫旭促嚴厲打擊過界黑工,加強演藝會展本地化的書面質詢

近日有演唱會活動聘請68名黑工從事紀念品售賣,涉及留澳大學生、過界工作等,期間更疑有人自稱義工,企圖避開責任。而藝文界反映今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不少外地人士藉《禁止非法工作規章》的例外情況,以提供指導性、技術性的服務,或文化交流及藝術活動的名義來澳,實則從事著與規定不符的各類工作,還有人藉由“義工”之名,或者直接使用旅遊簽證來澳從事黑工活動。

根據2024年官方數據顯示,全年僅是非法勞工已有82宗160人,懷疑非法工作者834人。需要指出的是,黑工問題一直衝擊著守法的企業和本地僱員的生存空間。而隨著新業態的發展,一些行業例如裝修、化妝、拍攝、廣告、導遊、盛事活動等工作的性質比較隱蔽、模糊和具流動性,難以監察和執法,容易衍生過職過界黑工。同時,社會一直反映本澳聘用非法工作者的違法成本低,打擊力度有待加強。

對此,建議當局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撥亂反正,包括要完善法律制度,增加處罰力度,加強巡查,考慮引入“放蛇”制度;要求會展和盛事活動相關人員佩戴識別身份的工作卡,以便精準識別人員身份,以杜絕黑工及過界勞工。此外,外地的企業及大學生未必熟識本地法律,需要加強向他們進行宣傳和作出嚴格指引,防止觸犯法律。

另外,近年在特區政府、博企和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舉辦和吸引了不少大型盛事活動落戶澳門,現時不少的盛事活動多數由外地公司一手包辦,本地企業和人員難以參與。因此,當局應探討如何借助盛事活動,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積極培養本地人,為本地企業和僱員創造參與機會和良好的發展空間。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目前勞工局已推出《禁止非法工作規章》例外情況的網上法律諮詢系統,並會一併將申請者的諮詢內容及文件通知治安警察局,以便有權限實體作出稽查,而目前由於無要求佩戴身份識別,難以被監察,請問能否作出完善,加強場館管理、要求相關人員佩戴識別證或引入其他電子科技等監察手段,以打擊借“例外情況”的名義從事其他不相符的工作?

二、針對現時不少盛事活動多由外地公司一手包辦,本地企業和人員難以參與的情況,當局如何採取措施和推出政策,令更多本地企業和居民參與其中,提升本地業務能力,培養本地人員,為企業和僱員創造參與機會和發展空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