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法檢討
李靜儀:想了解勞動法律的檢討工作,施政報告明確表明今年增加年假、產假方面的研究,這方面我很認同,勞工界提這個建議已很多年,今年終於有一個方向,目前是否已經在社協作為工作計劃?何時會諮詢居民?有沒有時間表?《勞工法》檢討不單是年假、產假的提升,還包括打擊黑工、追討欠薪、其他休假制度的保障檢討等都是需要去做。
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年假、產假推動上有時間表,希望今年先做調研,希望加快推進,理解市民改善勞動權益需求,同時要同各地進行橫向比較,了解本地中小企的承載力。國際大形勢變幻莫測,要不斷觀察、審慎研判進行規劃,希望能聽社會各方面的意見。
動態調控外僱數量
李靜儀:打擊黑工不單是勞工界的訴求,連商界也開始很關心這個問題,政府在這幾年,對於就業的輔導上都做了不少的工作,譬如配對會,但問題是澳門的就業問題,不單是失業率低,人群就業面對困難如何解決呢?國家講求高質量發展、人才培養,我們是否真正有這個發展機會呢?早前建築業有大型地盤,幾百工人退場,本地人完了一個地盤就要去等求職、等見工、等技能測試、等通知,老闆說不合適就要再等多幾個月。但外僱就不是這樣的,完了一個地盤,同一個老闆的第二個地盤就可以立刻上班,目前機制如何做到本地人優先就業?未來有沒有求職轉介工作要做?本地人優先就業要怎樣落實呢?除了莊荷、監場主任、職業司機不輸入外勞,是否有更多的工種都可以定個目標,有多少的比例由更多地本地人擔任?包括政府採購可以讓更多本地人優先參與?文職人員亦有很多外僱,政府的介入是多是少?這些都是本地人仍然有人願意做的工種,怎樣讓本地人參與呢?新興產業或者原有的傳統產業也好,希望政府介紹動態調控外僱數量未來怎樣處理?大型企業動態調控外僱,怎樣讓更多的年青人入職等。
勞工局局長陳元童:建造業工友方面,勞工局每日聯同業界去不同地盤進行就業配對,並進行現場監察,只要工友符合就業條件都會幫工友盡力轉介,過去過程都相對順利,透過公共部門工程,幫工友轉業。
李靜儀:期望政府真係做到本地人優先就業的工作,除了目前三個工種不入外僱,其他工種尤其大型企業的崗位,都應該更有責任聘用本地人;另外,亦應該對包括休企在內的其他大型企業,設定中高層管理聘用本地人的比例,要有個培養本地人才和讓他們晉升發展的目標。落實調控外僱機制,當有本地人入職時也要有退場機制。
陳元童:外僱調控方面,是作為補充本地勞動力的不足的輸入政策,必須保障本地僱員優先及持續就業,因應市場變化動態檢視外僱引入,希望平衡澳門勞動市場的需要。目前新經濟形態下,助力新產業發展,適度引入外僱及專業外僱,以起帶教作用是必需的。
打擊黑工
李靜儀:去年會展活動是加了三成多去到1500項,但業界反映展會增加,生意不升反跌。因為他們無法參與。會展工作難以讓本地參展商或者本地的會展業界、廣告商可以入場做事。還有外地展商請很多非法勞工半夜進去會場搭建,本地業界無論是做生意還是打工仔都難以進場。當局辦更多展會,澳門人有沒有參與的機會呢?未來在無論旅遊業,會展業、新興行業,怎樣給到本地人有更多的入職和參與的機會呢?希望政府加強打擊黑工。
李靜儀:此外,要著力打擊非法工作,黑工不僅影響本地人飯碗,就連會展、建築、運輸和旅遊業界、攝影等自僱人士,由於簽證方便而更多人做非法工作,有外地會展公司得以低價競爭,原因是透過聘用黑工減低成本,這些問題要重視,否則本地人會失業,好多守法的本地公司面對不公平的競爭。
陳元童:如僱員的勞動權益,或招聘過程中出現不公平,歡迎向勞工局查詢。
青年及中高齡就業支援/中小企發展/推動就業質量
李靜儀:司長提出的積極研究綜合的職業培訓平臺,推行就業加培訓專項計劃,尤其是在擴大對其他大型企業方面怎樣實施,怎樣真正幫到本地人去就業,包括青年的就業提供支援?不止大灣區,青年的就業是我們目前很多居民會面對的問題,怎樣對本地的青年在本地的求職需求有更多的發展空間?政府需要有更好的政策。所以在這裡無論原有的職出前程計劃也好,新的這些培訓平臺,培訓實踐加就業的計劃都是非常重要。
戴建業:就業環境的改善方面,今年推出綜合職業培訓平台,是過去多年,社團、高校、政府部門都推出各培訓資源、培訓、考證,在這基礎上做綜合整理,讓尤其希望就業人士一站式了解相關資源。同時了解本澳居民的轉工、轉業、向上流動等方面需求,我們更加重視推動就業質量,了解居民的實際需要,在過程中需要的資格、認證,以及企業對有關需求所需要的知識認證,提供工友報讀,提升競爭能力。
李靜儀:認同司長講的提升就業質量,"就業+培訓"專項計劃,過去一向有做,例如梁孫旭議員講的職出前程。過去兩年的成效數據如何?今年或未來有何優化或者擴大至其他大型企業方面具體情況如何?真係要幫到澳門人入職,尤其青年、中高齡人士、殘疾人士。搵嘢做有佢各自的困難和原因的,要有針對性的服務。
戴建業:如何做好職出前程工作方面,讀大學都是理論的培訓,給年青人解決能力的問題,但實際應用上要有實際經驗,會著力僱主的需求而提升職工的能力,即使沒有學歷而願意接受培訓,我們都歡迎,要有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政府會提供相應課程,希望僱主能提供相應的實習機會。
勞工局局長陳元童:如何讓青年人更好投入職業市場?青年不太認識就業崗位,2024年勞工局同優企進行就業加培訓計劃,希望讓青年掌握新業態,如旅遊業,酒店營運、餐飲、客服、設施維護、會展、業務分析等不同範疇,希望青年透過自動工作能力,改變對工作的認識,進入勞動市場。
李靜儀:無論如何,在中小企的發展,幫助本地人提升競爭力方面遇到比較大的一個瓶頸,希望政府推出中高齡的就業計劃,透過政府的支持資源去支持企業、聘用本地人。減少企業的一些聘用壓力,亦都可以有舉措幫助本地無論青年就業、中高齡的就業人士、殘疾人士等經驗不足的就業群體。
戴建業:中小企支援工作上,政府在參與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的中小企工作組上吸收先進經驗,推出支援中小企政策,包括財務支援,保持現金流,減輕財務負擔;吸引社區人流;提升經營能力;專精特色店、重啟特色老店計劃,發掘更多特色店,並推出百年傳承店等支援中小企。
六大片區活化
李靜儀:當局將更加著重打造國際旅客或者新世代旅遊模式。旅遊業的發展希望可以帶動到社區和其他中小微企,即是除了休企,他們本身國企有社會責任要帶動,但同一時間其實現在引客方面做到怎樣呢?想向司長瞭解一下就是那六大片區活化工作,政府都投入了很多,包括各家休企都在做工作。問題就是說在過去一年的檢討裡面,吸引旅客延長逗留時間,對完善社區的旅遊資源和配套,對吸客上面或者引客到社區的成效如何?六大片區活化對於未來旅遊的發展上如何支持?如何更好支持中小微企的發展?在旅遊環境上會出現不公平競爭、非法導遊等情況,未來在整個旅遊業的發展上怎樣去提質呢?如何推進社區活化發展呢?
戴建業:片區開發方面,今屆政府由經財司統領協調主力推進、社文司協助。政府會馬上開展工作,先檢討六大片區,再加以推進,以社區商圈定位,開拓社區的人文文化和記憶,做好相關資源的發掘,加上政府頂層設計調整、多方參與,馬上開展相關工作。
李靜儀:六大片區對推動社區經濟,留客在澳和引客,優化社區旅遊和環境配套方面,以及在社區消費方面需要評估成效。
國際客源
戴建業:旅遊部門是否可加大資源支持社團參與推動旅遊?不只有政府獨力去做,希望聯動休企、社會各界推進旅遊+構思。目前旅遊的應接能力要融合區域資源,包括橫琴的酒店配套等,目前基建的跨區效率高,旅客機動性性,周邊地區的接待資源都可以加以聯動使用。
李靜儀:吸引外國客源例如跟的香港或者是內地的大灣區城市,隨著基建更加完善,如何有更多工作?在旅遊業上希望政府提出一些更好的工作方向。
戴建業:在吸引國際客、長途客方面,加強發揮一程多站,包括同大灣區城市、廣西省、福建省等互補,聯動一程多站。用好國家對外開放資源,澳門作為首站、中間站、尾站等,都可以進行一程多站,旅遊局同合作方商討,可吸引更多國際的中、長程旅客。
戴建業:一程多站大灣區希望能用好硬基建聯通,加大同周邊聯動效率,發揮一程多站軟聯通,同大灣區城市、香港磋商,做更好的計劃,達到相贏局面。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國際客問題上,每年會做研究、分析國際客的喜好而去針對性做產品設計,同社團合作,或推出資助計劃等。今年配合引客入區,六月會有另外的IP合作,吸引國際客引客入區,今年在開拓新客源方面的工作,包括到中東城市開拓,未來歐洲旅行社協會會在澳門舉行峰會,12月有葡萄牙旅行社協會到澳門開會。走出去工作方面,今年準備了5個國際路演,亦會在大灣區、香港、廣東省合作吸引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