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隨著澳門人口老化程度不斷提高,“善終”已成為不可迴避的議題,澳門已經步入了老齡社會,根據《澳門人口預測2022-2041》,預計2041年接近超老齡社會的臨界點。面對這一嚴峻的現實,澳門社會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共同構建完善的善終服務體系。
雖然澳門的社會服務團體一直都有向長者和大眾推廣生死教育,希望喚起社會關注生命的意義,但目前澳門居民普遍仍對預設照顧計劃、預設醫療指示,甚至善終服務認識不多,如何在社區中普及生死教育,提升社會對善終關懷的認識與接受度,強化澳門的善終服務,給予長者及病人更體面、更人性化的服務選擇與關懷,共同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值得社會廣泛討論及研究。
“預設醫療指示”在部份發達國家及地區已建立較完善的制度,鄰埠香港近期也就“預設醫療指示”制訂相關法律,澳門有關當局曾於2021年5月的醫務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就“預設醫療指示"的未來政策方向及相關工作規劃進行探討,其後於2021年11月成立“預設醫療指示”工作組,對上述各項工作進行前期研究,希望澳門未來亦可以積極探討“預設醫療指示”立法的問題。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請問有關當局如何透過鼓勵醫療、教育、民政、文化等多部門、跨行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擴大社區宣傳教育的層面,研究以多元化的形式,共同推動善終服務和生死教育的發展,形成全社會關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升整體社會對相關問題的認識和接納?當局會否進一步聯同社服機構在學校加強推廣生死教育,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逐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死,培養其生死素養,既有助提升學生抗逆能力,也為善終服務的推廣奠定基礎?
二、隨著澳門老齡人口比例不斷上升,請問有關當局會否考慮就善終服務進行專題調研,了解居民對生死的態度,探討澳門的善終服務有何改善空間,以便日後更好地協調各公共服務部門及跨專業照顧服務,完善善終政策?
三、有關當局回覆議員書面質詢時表示,是否設立“預設醫療指示”仍需進行廣泛討論及取得社會共識,目前正就各地在不同制度下推行“預設醫療指示”的具體方案進行分析和比較,當局將持續收集各界意見,推進有關工作。請問有關當局如何推動有關“預設醫療指示”的社區推廣及教育工作,例如:制訂網上的普及教育資料;向醫護及安老服務專業人士、長者、社工進行相關教育及宣傳等,提升社會對“預設醫療指示”的認識和了解,以更好地收集社會意見、凝聚社會共識,有利於有關工作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