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年就業與習
2023年第三季的16-24歲組勞動人口失業率為6.9%,按季增加1,900人,有否歸納分析青年人失業的原因?相比之下,深合區青年實習計劃深受歡迎,未來如何改進本澳相關專業及帶津培訓計劃以提升計劃吸引力?
青年實習讓青年有一個真實的工作環境,獲得經驗並將學校的知識學以致用。未來政府會進一步推進青年到內地實習,包括職出前程、領航者計劃、各間名企見習及實習等,讓澳門青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化代,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作出貢獻。
- 產假補貼及家庭友善措施
請問產假報酬補貼的檢討工作何時完成?會否延續並恆常化有關措施?可否參考補貼措施,在《勞動關係法》加入更多家庭友善的概念,減輕中小企壓力?
產假報酬補貼正進行檢討,會盡快公佈;強調婦女保障不會因補貼與否受到損害,將定期做好有關《勞動關係法》檢討工作,與時並進。
3.財政儲備投資
去年財政儲備投資受環球因素影響出現較大虧損,今年首季的財儲投資情況理想。請問最新的投資情況為何?明年將如何繼續確保投資有穩健收益?
(1)今年財政儲備收益有信心跑贏本地通脹,除了保本之外,增值也非常重要。
(2)現時財政儲備有5680億,外匯儲備超過2100億,政府將用好這方面的投資,同時亦委託合適的內地、境外管理機構幫助管理。
4.大健康及中醫藥產業
施政方針提到“以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為載體,與深合區聯動開發醫學美容、客制化身體檢查、疫苗注射等大健康相關產業”,如何利用澳琴大健康產業與澳門醫療機構聯動發展?
自實施《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後,在內地支持下“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的中醫藥品牌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政府如何推動更多著名藥企入駐中醫藥產業園區,並將中成藥外銷?
(1)現時已引入一間世界500強藥企落戶澳門,生產澳門製造的藥品和保健品,廠房已符合GMP要求,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在澳門開門市,銷售澳門製造的中醫藥和保健品。
(2)澳門第一支外用藥“千里追風油”獲得內地藥號後,整體產量大幅增長。中醫藥產業園區為其提供生產配套,屬於第一個落實深合區總體方案29條中“澳門製造+澳門監製+澳門設計”的成功例子。
(3)未來,在澳門有5年以上應用的外用藥,陸續都具備進入內地的條件,中醫藥產業園會為他們提供取得內地資格藥號的認證資助。
5.拓展國際客源及回歸廿五周年活動
拓展國際客源市場將如何進行?如何透過航線的開通,擴展大灣區客源,達至一程多站?明天回歸廿五周年對外地將推出優惠活動,會否藉此契機推出本地居民的優惠活動,振興內需?
(1)明年會特別推出拓展國際客源而設的旅遊推廣計劃,並從財政預算層面預留資源,計劃先重點拓展東北亞及東南亞的多個國家旅客市場,致力開拓相關國際直航航線,配套推出涵蓋機票交通、酒店住宿、餐飲娛樂等有利於吸引外國客來澳的系列優惠。
(2)以節慶+旅遊為重點工作,政府準備25萬份禮品,包括:酒店、機票、中小企業、交通工具優惠等,並結合KOL推廣,全面增加國際旅客入境數量及提升消費水平。
(3)政府鼓勵企業推出優惠讓居民一起參與,同慶回歸廿五周年,形成一個良好的氣氛和消費環境,促進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