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城市大學梁國熙教授團隊與遊艇主義(遠東)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研發的多功能納米材料,近期在農業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這項最初為船舶防銹和汽車潤滑開發的納米技術,意外發現其在植物種植中具有三重革命性功能:殺菌轉化、固氮成肥和土壤改良。
技術原理與實證成果
1.複合功能實現
病原體控制:納米顆粒可精准殺滅土壤中的有害真菌和細菌,解決傳統農藥殘留問題。
養分轉化:通過催化作用將空氣中惰性氮氣轉化為植物可吸收的銨態氮,減少化肥依賴。
土壤啟動:分解土壤有機質生成腐殖酸,改善板結問題。
2.芒果種植奇跡
團隊選取一棵種植7-8年未結果的芒果樹進行實驗,在土壤中添加納米材料後,僅6個月即結出6個果實。這一成果驗證了技術對植物生長週期的顯著調控能力,為熱帶水果增產提供新方案。
產學研協同創新
目前該技術已進入產業化開發階段:
跨領域應用:同一材料可適配船舶、汽車、農業等多場景,降低研發邊際成本。
環保認證:通過香港綠色科技認證,單位面積種植可減少化學肥料使用量達60%。
國際合作:正與東南亞農業機構合作開展水稻田間試驗,預計2025年推出商用種植套裝。
專家展望
梁國熙教授表示:”可見光奈米(納米)”的與別不同的光催化科研成果,一般TiO2是要紫外光C才可啟動,我們結合在陰暗泥土裡,將有害細菌改變成為養分,正是今後科研之路。納米農業不是簡單替代傳統技術,而是重構植物與環境的對話模式。”團隊下一步將重點研究納米材料對作物風味成分的影響,並開發可降解納米載體,進一步降低生態風險。這項技術有望成為香港科創”再工業化”戰略的標杆案例,推動智慧農業升級。【記者 何兆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