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新聞 衛生局稱首三季專科初診輪候平均三點六周比一九年下降三成半

衛生局稱首三季專科初診輪候平均三點六周比一九年下降三成半

議員李良汪早前就縮短本澳公營醫療服務輪候時間及推行全民醫保制度,向特區政府提出書面質詢。衛生局代局長郭昌宇回覆稱,為有效地縮短專科初診的輪候時間,衛生局積極採取多項優化措施,通過完善衛生中心和醫院專科的雙向轉診機制,建立電子化轉診監測系統,因應服務需求情況,及時調整醫療服務供給和人力資源配置。今年一至九月專科初診的輪候平均時間為三點六周,與二O一九年比較,下降約三成半。衛生局亦設有輪候機制,按居民病情的輕重緩急跟進處理,緊急個案無需輪候。就消化道內窺鏡檢查服務的情況,衛生局按照個案的輕重緩急提供服務,疑似腫瘤或嚴重消化道出血等緊急個案,會即時安排檢查,無需輪候;而非緊急的擇期檢查,即需根據臨床情況提前預約的個案,輪候時間亦有所縮短。據資料顯示,今年一至九月,在仁伯爵綜合醫院消化道內窺鏡檢查服務量較二O二二年同期升幅達百分之二十的前提下,非緊急的擇期檢查平均輪候時間縮短百分之四點六。

特區政府貫徹“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施政理念,現時共九間衛生中心和兩個衛生站,為全澳居民提供便捷、免費的社區醫療服務,提升居民整體健康水平,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目標。同時,通過社區及專科醫療衛生體系的雙向轉診制度,為有需要病人轉介至仁伯爵綜合醫院跟進。在現行的制度下,孕產婦、兒童、中小學生、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以及患有腫瘤、精神病和傳染病等重大疾病的居民,均可享有免費的專科醫療衛生服務,即有超過一半澳門居民屬免費人群,其餘非免費的澳門居民亦可獲百分之三十專科醫療費用豁免;全澳居民在衛生中心接受服務及由衛生中心轉介到仁伯爵綜合醫院進行輔助檢查,費用全免。

此外,衛生局設有醫療援助機制,確保居民不會因經濟原因延誤診斷和治療。特區政府已持續十五年推行醫療補貼計劃,補貼居民的醫療開支;同時,與非牟利醫療機構合作,透過資助和購買服務方式,向居民提供免費或收費廉宜的醫療服務。

為應對人口老化問題,特區政府已有應對措施,長期關注長者的醫療服務,多年前已設立老人科、失智症診療中心及失智症支援中心,近年更開展長者院舍外展醫療服務,以及為長者提供假牙安裝、白內障手術轉介、加強康復服務等措施。今年七月,衛生局與社會工作局合作推出長者院舍遠程門診服務,將外展醫療服務擴展到線上,不斷完善長者的醫療服務。

醫療保險方面,衛生局於二O二二年邀請統計暨普查局協助進行“市民健康及就醫情況調查”,按調查數據估算,在十六至六十四歲的人口中,超過六成半的人士持有醫療保險或僱主提供的醫療福利,可選擇不同的醫療服務。

總括而言,澳門居民享有全面、多層次、精準和有效的醫療保障,在現有的公共醫療安全網下,享有較高的醫療保障水平,弱勢群體享有免費的醫療衛生服務,普通人群享有免費的社區醫療服務和價格廉宜的專科醫療服務,並設有醫療援助機制等,而居民亦可按自身需要購買商業醫療保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