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馬耀鋒議員行政法務司問題集

議員之聲|馬耀鋒議員行政法務司問題集

公共行政範疇
1.橫琴共管事宜
隨著琴澳合作的深度廣度不斷提升,今年首三季經橫琴口岸出入境的人次上升超過一倍。隨澳門新街坊的開售及入住,未來澳人進出橫琴次數必定會有更明顯的升幅。若未能解決民生領域的具體問題,以及跨區“司法”之間對接與執行,必會拖慢琴澳的發展步伐。留意到施政報告中都提到要推動跨境流動,加快推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便捷流通,深化區際法律合作。特別是落實社會都十分關注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琴澳一體化當中的重要基石的相關進程。

此外,在家庭照顧不明朗的情況下,會影響市民到橫琴生活的決心,社會亦關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提及的外傭問題,但一直沒有具體操作細則,勞工局更曾在今年五月回覆議員書面質詢指,現職的外傭只能按照法律在本澳為僱主提供工作。行政長官施政答問時有透露,正在落實外籍家傭合法隨僱主到深合區的事宜的新消息;以上種種都是影響著澳門居民到深合區的生活的重點,希望當局有新的利好消息就儘快公佈。

上述的問題,需要琴澳兩地做好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及推動當地立法,更可能需要修訂本澳的有關法律法規予以配合。為此,請問現時深合區相關法律法制銜接工作的進展為何?眼見目前有哪些本澳法律法規需要作出修訂?具體的工作進度為何?是否能在澳門市民入住新街坊前完成有關工作?

2.跨境公共行政及司法對接的優化情況
在中央政府、廣東省政府及珠海市政府及本澳特區政府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琴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機制持續深化落實,個人、企業及社會服務單位在兩地有著更多跨境進行的活動及申辦公共服務的需求,其中隨本澳不斷融入我國的發展,跨境傳輸或使用個人資料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常見。

在兩地政府的協調下,本澳公共部門在橫琴建立專門辦公窗口,有部分公共服務申辦已經可以透過電子系統在異地完成,例如商事登記跨境通辦機制,實現商事登記「跨境通辦、一地兩註」,實現了在澳門辦理在橫琴商事登記、在橫琴辦理澳門商事登記 。雖然能解決市民及企業的部分需求,但灣區內的其他城市及灣區外的地市,暫未設有有關窗口。加上,有部分公共行政服務的申辦及司法行為,仍未能申辦;亦部分需要將有關資料公證後,才可進行辦理,加大了金錢和時間成本。

此外,本人辦事處近年收到不少涉及兩地婚姻、扶養權、扶養費、跨境婚姻財產分割的查詢,甚至有求助人表示子女被強行帶返內地後,被失蹤。市民不識相關法律、本地求助無門、遇到對方不守法等問題常見,令求助人無助,往往花上不少金錢和時間都未能解決問題。除了有需要做好跨境普法工作外,更要降低跨境司法判決承認及執行的成本及時間。

請問當局來年在優化跨境公共行政及司法對接工作方面,有何新的計劃或措施?

市政範疇
3.黑沙體驗營
黑沙青少年活動體驗營自規劃公佈以來,有不少聲音期望政府要充分利用珍貴的土地資源,更好地整合及優化周邊設施,為全澳青少年提供更多元的戶外活動空間。市政署預計項目的工期約兩年,並爭取在2023年底完成設計,2024年開始工程建設,爭取2025年分階段開放使用。

請問當局在綜合社會意見後,體驗營相關設計優化的進展如何,是否已經有更加詳細的落實方案可以向市民公佈?另外,體驗營規劃12個主題片區,設置逾200個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水、陸、空”遊樂歷奇項目,預計未來將會最先規劃開放哪些區域和部分設施,供學校作為戶外教學場所,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群、美全面身心健康發展呢?當體驗營真正落實使用後,當局會將如何安排體驗型的使用。讓其達到預期當局預設的效果,讓全澳不同年齡、不同社會階層的學生都能夠公平學習和使用?

建設前期需構建基礎設施,包括:建設地下渠網、排水等一系列防洪排澇設施,以保障日後營區不受水澇影響;可是在建設的期間將會一定程度影響附近黑沙海灘等本旅遊及活動熱點,當局在交通協調上、對外宣傳上乃至工程的進度監督上,將如何透過跨部門協作盡力減輕相關不同階段工程的影響?

留意到今年的財政預算案當中,PIDDA 的相關項目預算仍然是2億3仟萬,會否影響未來的建議進度以及計劃方案?

4.路面鋪設 / 重覆開挖
今年八月,行政長官在立法會答問大會期間表示,已經與多個公用事業單位進行溝通,並推出新制度,嚴格落實非緊急工程,三年內不可重複開挖,希望將重複開挖的數字由目前佔總挖路宗數百分之七的比例降低。而“道路工程統一平台”亦已於8月24日起投入運作,各管線公司可透過「一戶通」提交開挖坑道的工程准照及實行臨時交通措施的申請,從規定及配套理順路面開挖。

雖然,新措施實施只有兩個多月,但俗語有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請問自新措施實施後,對各管線公司的道路開挖申請,能否起到避免重覆開挖的預期效果?但相對地,又收到不少各管線公司表示重覆掘路並非她們所想的,但因為各種因素如舊區的更新、防範電線老化引起的安全隱患或者住宅安充電樁等,無法預計三年內不可重複開挖的規定會對工程申請和相關市民帶來什麼影響,當局又將會如何優化協調工作,以達到各方需求和保障得到平衡?

另外,路面破損亦是道路重鋪或重覆開挖的主因之一,是駕駛者重點投訴的對象。而市政署在2021年開始引入新型瀝青及新石料,以提升路面的耐用度。經過一段時間實踐,當局表示新物料暫時的使用情況理想,同時以新物料鋪設的道路保固期增至四年,說明市政署重視市民對路面破損問題的意見。但在老舊道路破損的補修方面,現有的修復方案容易再次出現破損,較有效的修復方案,就只有進行較大範圍的重鋪,對於路面交通普遍繁忙的澳門而言,做法並不理想。針對局部性的路面補修上,有沒有探討或研究引入適合本澳的技術或器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