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經徵詢勞工事務局、社會工作局、社會保障基 金之意見,本人對立法會2023年5月4日第451/E353/VII/GPAL/2023號函 轉來顏奕恆議員於2023年4月27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3年5月5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衛生局積極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為有意生育的夫婦提供孕前諮詢、衛教活動及不孕輔導等服務,鼓勵夫婦優先通過自然方式懷孕。當 中,仁伯爵綜合醫院致力為不孕不育者提供藥物、手術及宮腔內人工受 孕(IUI)的服務,並主要以治療原發病為首要原則,為患者提供適切的治療。同時,正進行《醫學輔助生殖技術》法案的立法工作,對醫學 輔助生殖技術進行全面的規範,確保有關技術在符合醫學標準、倫理原 則、法律規範下謹慎且安全地應用,以保障居民的健康福祉,為本澳居民提供優生優育的配套環境。
此外,特區政府透過跨部門合作,推動公營和私營機構設置育嬰室 和母乳餵哺室等設施,截至2023年4月全澳母乳餵哺室有363間,分佈位置已上載至衛生局的“母乳餵哺資訊”專題網頁及“衛生局資訊站”手 機應用程式內,方便居民查閱;衛生局亦會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探討 適時在“一戶通”增加有關資訊。
社會工作局聯同相關公共部門及社服機構,自2021年開展家庭生活 教育推廣計劃。2023年5至7月開展的“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以“推 廣婚姻觀念”、“強化婚姻教育”和“推廣生育準備”作為重點,舉辦 超過300項活動,讓青年人和新婚夫婦了解婚前和生育準備,以互相尊重的婚姻觀念,及早進行預備生育計劃,為迎接不同的家庭發展階段做好準備。
托兒服務方面,社會工作局透過“2023至2025年托兒服務規劃方 案”,訂定托額供應數量目標為3歲以下人口的50%,確保受資助托兒 所基本滿足2歲幼兒入托需要;適當調整各年齡歲組的托額供應,回應相關需求。社會工作局亦與相關部門和托兒所合作,提供培育幼兒及促 進親子互動的資訊和資源,支援家庭發揮親職效能。此外,透過“澳門 家庭生活教育資訊”網頁,提供親職教育資訊及網上自學教材,結合活 動推廣、街站宣傳、親職教育故事繪本等多元化的社區教育,提升居民建立幸福家庭的意識。特區政府將持續完善托兒服務,積極推廣男女共 同承擔家庭責任,建立和諧家庭的社會氛圍。
社會保障方面,本澳現行制度是以社會保險原則運作,為居民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當中的出生津貼是特區政府鼓勵居民生育其中一項政策措施,目前金額為5,418澳門元,符合條件的父母雙方可就每一名子女出生同時申領。社會保障基金一直有透過多元化渠道向居民宣傳包括出生津貼在內的各項社保資訊,並恆常地藉社交媒體推送有關信息,近年更陸續推出多項電子化服務,居民可輕鬆便捷地以“一戶通”辦理出生津貼申請。 經第8/2020號法律修訂的《勞動關係法》將女性僱員的有薪產假由 56日調升至70日,同時引入男士侍產假,藉此幫助僱員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勞動關係法》第50條亦對僱員的合理缺勤作出相關規定,當中包括倘僱員須向其家團成員提供不可延誤的援助、僱主於事前或事後許可的缺勤等。
勞工事務局一直鼓勵僱主遵循善意原則與僱員協議工作條件,並就雙方所遇到的實際困難予以諒解和協商。同時,亦不妨礙僱主與僱員協議訂定優於《勞動關係法》所規定的工作條件。至於涉及產假、侍產假日數的調升和研究增設育嬰假等問題,需指出的是,任何勞動政策的制訂均須作整體考慮,特區政府會持續以開放態度,聽取社會各界人士提出有助於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見和建議, 並結合澳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實況作出考量。
衛生局代局長 鄭成業
2023.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