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 照 行 政 長 官 指 示 , 本 人 對 立 法 會 2025 年 6 月 19 日 第569/E471/VII/GPAL/2025 號函轉來何潤生議員於 2025 年 6 月 6 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5 年 6 月 20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衛生局從預防、診治和康復的服務鏈着手,通過社區、專科和醫社合作,確保長者獲得全面的醫療服務,落實“老有所醫”作為應對老齡化的重點策略。
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以下簡稱“協和澳門醫學中心”)至今已分別提供逾 1 萬人次的專科門診和近 9,000 人次的影像檢查服務,整體預約情況暢順。協和澳門醫學中心自 2025年 1月接收仁伯爵綜合醫院的急症室病人,同時仁伯爵綜合醫院於 4 月在協和澳門醫學中心離島急診站設置內科病區病床,以善用其病床資源。隨着協和澳門醫學中心逐步開展各項醫療服務,各方面人員和儀器配置到位,預計至 2027 年底可分擔仁伯爵綜合醫院 25%的服務量。
未來,特區政府將持續加強兩間公營醫院合作,並根據醫護流失率、服務量及社會需求等指標,動態檢視和調整資源配置,確保人力穩定及進一步提升居民就醫體驗。
同時,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特區政府落實“資源下沉”和“關口前移”的政策方向,推出“健康社區”計劃,強化健康促進工作;通過與非牟利和私營醫療機構合作,加強社區慢性病診治;設立家庭醫學培訓基地,為醫療人員提供系統性的家庭醫學培訓,提升對常見慢性病的診治能力,並加強醫社合作,完善長者醫療服務。此外,特區政府亦正透過《私營醫療機構業務法律制度》的修法,增設介乎醫院和診所之間的日間醫院准照類別,進一步拓展醫療市場的發展空間,促進醫療服務多元化發展。
衛生局積極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目前仁伯爵綜合醫院已使用人工智能來輔助胸部電腦斷層掃描閱片,並正籌備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糖尿病眼底篩查等領域。衛生局將密切留意相關技術發展趨勢,適時研究應用可行性,致力於提升診療效能。同時,衛生局亦將持續與內地人工智能技術公司保持交流與合作,借鑒其技術發展與應用經驗,並結合本澳醫療需求,推動合適的創新解決方案,藉此提升智慧醫療體系水平,進而提升醫療服務的品質與可及性。
目前,《私營醫療機構業務法律制度》的法案已於 2025年 5月完成公開諮詢及編製諮詢總結報告,預計將於 7 月內對外公佈。近年,衛生局持續擴大長者院舍的醫療支援,目前外展醫療服務和遠程門診已覆蓋所有受政府資助的長者院舍和政府長者公寓。長者可於院舍內完成登記、診症、處方及取藥全流程,從而減少往返醫院時間,並優化門診資源配置。
未來,衛生局將繼續穩步推進遠程醫療發展,在保障醫療品質的前提下,逐步擴展應用場景。同時,因應業界需求提供針對性技術培訓,以技術指引明確遠程醫療服務範圍,保持市場靈活運作,為應對社會老齡化作出前瞻部署。
衛生局局長
羅奕龍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