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李振宇 議員 2022年08月11日
主席,各位同事:
剛剛過去的一輪疫情是本澳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最為嚴峻的一次,對本澳經濟社會民生造成了沉重打擊。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政府在此次疫情之前,未雨綢繆,制訂了《應對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處置預案》,因此,當大規模疫情來臨時,政府可以有序應對。但預案再完善,亦難以有效應對瞬息萬變、錯綜複雜的實際情況。在今次防疫抗疫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紅黃碼區封控及解封標準及流程、紅碼區病患就醫、黃碼區居民生活物資支援、風險人群適時處理、醫觀酒店閉環管理等,這些都需要政府在事後進行深入細緻的檢討和總結,完善、優化各項防疫抗疫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疫情大流行。
此次疫情暴露本澳在核酸檢測(核檢)能力方面的不足,尤其缺乏核酸採樣員。在面對大規模疫情時,由於採樣員不足,公營醫療機構需暫停基本醫療服務,以抽調人手進行核檢工作,可見,持續開展全民核檢的能力深受掣肘。此外,本澳常規核檢站分佈及服務時間亦難以滿足防疫抗疫常態化核檢需求。故此,本人希望政府積極引入新的核檢機構,在降低核檢費用,減輕居民負擔的同時,亦可藉機為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優化核檢站分佈。長遠看,可考慮將部分核檢站服務時間延長至二十四小時,以滿足社會不同檢測及防疫抗疫常態化需求。
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社會上下為之付出了極大代價,但全球疫情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過去作出的復甦預期已被一波又一波突如其來的疫情擊碎,以致談“疫”色變!而昨天(10日)又出現輸入性陽性個案,政府及社會都應該反思,如何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查缺補漏做好各項常態化防疫抗疫措施,築牢防疫抗疫屏障,為經濟復甦保駕護航。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