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關注人員工作壓力的問題。
近年,保安範疇工作量不減。如海關方面,隨著本澳與內地互聯互通持續深化,珠澳兩地通關壓力不斷增加。海關人員的工作壓力亦持續增加。今年度施政報告表示將研究在合適地點規劃陸路或水路與橫琴直接聯通新通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預料未來海關人員工作量將進一步增加。此外,由於永久危險品儲存倉仍未建成,為確保安全,目前只有依賴消防局高頻次的巡查和安全監督,亦增加了相關人員工作量。
請問司長閣下:
在員額管理制度下,如何紓解相關部門人員的工作壓力?
司長回覆:
通關恢復正常之後,遊客迅速增加,經濟復常,所以這個壓力是存在的。但是人數方面,由於員額制度,從2020年的5月份開始,特區政府實施員額制度,即使各個部門有編制,都不可以隨便去進行招聘。
以2020年5月份人員的數量作為一個基數,出一個入一個,這是基本運作的規則。除了有編制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有員額,才可以有預算,才可以進行招聘。大家知道我們的招聘是需要時間的。通常來講,保安範疇,即保安學員,通常要18個月,即是從開始報名到最後入職是要18個月。這個是屬於進展順利的情況之下。如果有些人上訴,中間有些環節出現一些阻礙的情況,可能要兩年。比如說有100個員額,我就開始招聘,接著我就招聘這兩年,但這兩年又有新的員額出現,即有退休、有離職,可能又出現幾百人。所以這幾年,我們人員是減少了。到2020年年底為止,我們是1萬1千9百多。目前來說是1萬1千4百多,到今年年底,可能可以去到1萬1千8百多。但是目前來說,比2020年12月份,我們是減少了。但是這幾年,我們通關的口岸增加了,如橫琴口岸、青茂口岸,當然還有港珠澳大橋,除了這些口岸之外,還有其他工作,我們都大量去進行,我們以民為本,很多工作都走到前面,有很多工作是不斷去進行當中,所以工作壓力是有的。
如何紓解人員壓力,一是透過科技強警。比如說,自助通關的通道是大量增加,可能以往都是人工通道,一個同事是一條通道,但是現在自助通關之後,可能一個同事可以看十條、五條,人員的壓力是減少了,人員的數量也可以有所節省。
另一個是透過購買保安服務方式去舒緩壓力。例如,口岸有保安員協助進行秩序維持。他沒有執法權,但可以協助一些非執法的工作,以前由警務人員負責的工作現在由保安員來協助,可以釋放一些前線警力,可以使壓力小一點,又或者將這些警力安排到其他的工作範疇,可以使得我們的工作更加到位。
二是提升打擊非法工作成效的問題。
2024年,非法工作個案雖然僅比2023年增加了1宗,但總人數卻增加了65人,上升68.4%。隨著社會發展,近年非法工作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需從打擊手段和罰則等方面著手,維護本地居民就業權益。
請問司長閣下:
在打擊非法工作方面,保安當局有何更加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以進一步提升打擊成效?
司長回覆:
2024年,治安警和勞工事務局一起合作,或是治安警單獨執法加起來共841次,巡查地點次數是2789個地點,巡查到的黑工是421個。2015年首季,我們巡查行動次數是208次,巡查地點是934次,查獲懷疑黑工的人數是62個。治安警是不遺餘力地進行有關的巡查和打擊。
三是全運會、立法會安保規劃的問題。
今年將舉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澳門賽區賽事,短時間內或會有大量旅客集中訪澳,對通關秩序、交通、住宿、飲食等等都會產生一定壓力,保安範疇工作量將增加。因應賽事舉辦,政府早前設立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澳門賽區組織委員會,旨在組織、推動及協調一切與賽事有關的工作。
與此同時,今年亦是第八屆立法會選舉之年,確保立法會換屆選舉順利完成都是保安範疇的重要工作內容。
請問司長閣下:
對於全運會和立法會安保工作,保安範疇開展了哪些相關工作安排,與其他相關範疇一起,共同做好旅客接待及選舉安保等工作?
司長回覆:
暫未回覆
四是粵港澳跨境救護車服務進展的問題。
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持續推進,三地關係日益緊密,跨境運送病人的需求隨之增加。“港澳跨境救護車試行計劃”已經於去年11月底啟動,首階段有三輛本澳救護車單向由澳門山頂醫院直達香港五間指定公立醫院。有關計劃試行一年。
跨境救護車措施對於有需要的居民來說是重要的。請問司長閣下:
港澳跨境救護車雙向服務預計何時能夠落實?目前,珠澳兩地的救護車服務機制是在口岸“過車”轉移,對於特殊需求的病人可能不是很方便,請問司長閣下,對於澳門與內地尤其是珠海和橫琴的跨境救護車直通服務,當局與內地的商討進展如何?有否時間表?
司長回覆:
跨境救護方面,港澳2024年11月份,港澳試運行一年,就是單向的,我們的救護車可以過去香港,也包括我們的車可以空車過去香港接人回來,也可以從澳門送人過去香港五家的公立醫院,這個已經實行了。從去年11月30日開始到現在已經是做了三宗。另外,跟內地方面,我們的救護車和消防車都有車牌,都有駕駛員都可以出入。另外,總局長和珠海方面今年一月九號在廣州簽了有關協議,即點對點、醫院對醫院有關的合作機制已經簽了,近期進行一個演練,我們演練已經早就做了演練,最近就是珠海的救護車可以進來澳門,這是雙向的。澳門和香港是單向的。現在正在跟橫琴談,也很快可以落實。當然,不是說所有人,像澳門這樣,打999,隨便牙痛都叫救護車,不是這樣的,一定要醫院方面評估認為是真的需要救護車,不可以中間落車的,這些情況之下經過醫院和醫院之間的協調,我們才會做這些這樣的動作。因為這個資源都是有限的。
五是加強打擊詐騙罪案的問題。
近年來,保安當局持續加強打擊詐騙,提升居民防騙意識。數據顯示,居民對於猜猜我是誰、假冒政府機關人員的電話騙案意識有所提升。2024年,電話詐騙案較2023年減少13.8%。此外,過往居民較易受騙的電腦或互聯網詐騙類型如殺豬盤、網戀、網購等案件都有所下降。這些成績反映保安當局多年的努力終有所穫。
雖然如此,但其他類型的詐騙案件卻有所反彈,如售賣門票、街頭借錢等騙案有所增加,反映反詐工作還需要持續。
請問司長閣下:
當局在加強反詐工作的同時,會否將近年有所增加的騙案類型納入宣傳方案中,進一步提升居民防騙意識?司警局防詐騙協調中心如何強化與國家相關部委和鄰近地區反詐單位的協作,打擊跨境資訊及詐騙犯罪,減少受害者的損失?過程中,如何善用資訊科技提高反詐防騙的效能?
司長回覆:
之前我們一直都說AI詐騙暫時澳門沒有,但是昨天有一宗,司警今日下午會公佈。我們警方會全力進行有關的打擊工作。司警已經在2024年啟動了AI技術在刑事偵查當中的應用和法理檢測的研究,並持續與內地技術機構保持緊密聯繫。現已具備對AI技術防偽成品進行鑒定的技術能力和執法工具。
六是反恐法立法進展的問題。
政府高度重視並認真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持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相關配套法律法規,構建系統的法律體系,為維護國家安全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作為維護國家安全配套法律,政府多年前已經開展《反恐法》的前期立法準備工作。
請問司長閣下:
對於《反恐法》立法工作,保安範疇有何規劃?預計何時開展公開諮詢工作?
司長回覆:
明年應該可以做到。
七是網絡安全管理的問題。
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針對本澳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逐年增多,為此,政府持續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全方位保障網絡安全。
隨著資訊科技尤其是AI技術的快速發展,利用AI犯罪的案件開始增加,這對警方的工作構成很大的挑戰。司長早前表示,招聘本地網絡安全人才遭遇困難。
請問司長閣下:
對於網絡人才的招聘和培養工作,保安範疇是否取得進展?
司長回覆:
2019年通過《網絡安全法》,對於關鍵基礎設施方面有一系列義務的,要所有部門共同參與,尤其是關鍵基礎設施,即與市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的運作,與市民的福祉相密切的這些機構,包括公共機構和私人機構,他們要做好網絡安全工作。一旦這些網絡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它會導致對整個網絡安全造成損害。
關鍵基礎設施分兩類,一類是公共的,一類是私人的。私人的基本上都是大機構,都是和市民密切相關的,譬如說銀行、保險、博彩、電訊、水公司、電公司,這個屬於私人關鍵基礎設施。但我想跟大家講,私人關鍵基礎設施做網絡安全是做得非常到位,因為涉及它的經濟利益問題,這個是做得非常好的。
對於非私人關鍵基礎設施,我們這方面也會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希望它要加強。
八是加強打擊假貨幣的問題。
假貨幣情況近年有所增加,數據顯示,2022年,假貨幣案件僅26宗,但去年增加至177宗,涉案金額亦由15萬澳門元增至逾142萬澳門元。雖然金額不算太大,但對本澳貨幣市場及營商環境都會造成一定危害。
請問司長閣下:
保安當局未來將如何加強假貨幣的打擊,尤其透過區域合作機制,淨化本澳貨幣市場?
司長回覆:
暫未回覆
九是A區天眼設置的問題。
A區經屋早前已經開始揀樓,預計很快將有居民入住。由於A區現時仍是大型工地,環境較為複雜,加強社會治安管理尤為必要。
請問司長閣下:
新城A區天眼系統建設有何進展?
司長回覆:
A區天眼正在開展,已經開展天眼基座的設計,並且已完成部分工作。因為不希望將來重複開挖,現在在工程建設期間已經將基座提前做好。將來A區建設到一定程度,天眼就可以開展了。基礎工作已經開始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