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梁鴻細關於新城AB區施工分析的建議

議員之聲|梁鴻細關於新城AB區施工分析的建議

近期新城 A、B區行車天橋設計連建造工程再次引起居民關注,特區政府表示將收集有關意見、整理及綜合分析。早在2022年6月在澳門十年交通規劃公開諮詢時,本人已就打通AB區交通應及早細緻規劃提出建議,因為當時當局將「行車隧道」改成「行車通道」,本人當時估計當局可能會以行車天橋方式連接AB區。並認為連接AB區的通道十分重要,將大大便利A區居民出行。建議政府在做出決定時盡快釋出訊息交給公眾討論,若將隧道改為行車天橋,則涉及與友誼大橋有立體空間的交點。同時指出政府需要考慮與友誼大橋的立體交通和景觀上的設計和安排。當時從經濟角度看,行車天橋造價一定更低,且從技術上施工難度更低、施工時間更短。建議要盡早配合A區交通配置規劃,以便在居民入住後可以更便利通勤。

本人希望在這裡能夠更進一步從各種因素,就A區與B區連接建造隧道和天橋的優勢及劣勢作出分析,供居民討論及政府參考:

一、建造成本:隧道挖掘、支護、防水等工程復雜,需要特殊的施工設備和技術,如盾構機等,這些都會增加建設成本。 天橋建造相對簡單直接,不需要複雜的地下工程設備。如果跨越的道路或區域不是特別寬闊,天橋的建設成本相對較低。按AB天橋的工程造價判給是21.8億元,隧道建設成本可能要達到1.5到2倍甚至更高,要視地質條件的複雜程度。

二、維護成本: 隧道一旦建成,內裡的設施老化或損壞時,維修難度較大,且需長期投入通風、照明、排水系統的營運維護費用。而且由於空間有限,大型維修設備難以施展,可能導致維修成本較高。天橋的結構相對簡單,維護時更容易接近各個部分進行檢查和維修,如橋梁的梁體、欄桿等。但長期暴露在外界環境中,受到風雨、日曬、車輛震動等影響較大,可能需要頻繁地對結構進行防腐、加固等維護工作。一般估計維護成本隧道比天橋高約1.3到1.5倍。

三、施工時間:隧道如果採用先進的隧道施工技術,如盾構法,在合適的地質條件下可以連續施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停工時間。複雜的地質條件和地下管線等因素可能導致施工延誤,而且隧道施工的工序較多,整體施工周期可能較長。天橋施工過程相對簡單,施工時間容易控制。但如果遇到惡劣天氣或地面交通疏導困難等情況,也可能導致施工時間延長。不過整體而言天橋施工大概比隧道施工一般可節省30%到50%時間,對於緩解未來AB區交通的逼切性尤為重要。

四、消防安全:隧道必須設置完善的火災報警系統、滅火系統和疏散通道,而且隧道內要建立防火分隔等措施以控制火勢蔓延。一旦發生火災,煙霧和熱量不易散發,救援難度較大,疏散通道相對單一,容易造成人員傷亡。天橋開放式的結構有利於火災時的煙霧散發,而且周圍環境相對開闊,便於消防車輛接近和救援。

五、景觀影響:隧道對地面景觀的影響較小,不會破壞地面原有的建築布局和自然景觀。隧道的出入口可能會對周邊景觀造成一定的突兀感,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天橋如果設計美觀,可以成為城市的一道景觀,如一些造型獨特的天橋。劣勢是天橋的大規模建設可能會破壞地面原有的景觀協調性,特別是在歷史文化保護區等對景觀要求較高的區域。亦應避免切割城市景觀,維持區域連貫性(如保護歷史建築或海岸線視。另外天橋駕駛視野開闊,利於交通導引,通行效率較高。在減低景觀負面影響考量方面,不論橋或隧道 , 其引橋或匝道是否可儘量控制在科學館圓形地一帶,不再往西伸延,否則將會影響文化中心的行人天橋,將來行人在科學館那邊望過去文化中心會被引橋擋住視線景觀。其實還可以考慮在科學館圓形地一帶做上落橋的立交,可以考慮做類似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下沉式立交 , 同時可以解決路口衝突的問題並減低視線景觀的影響。

六、就業機會:隧道建設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如地質工程師、隧道工程師、盾構機操作員等,在建設期間可以創造較多的高端就業機會。但因本地企業以至技術工人未必能掌握相關技術,必須倚賴外地僱員及大型境外企業參與。天橋建設期間也需要建築工人等多種勞動力,能夠提供較多的普通就業崗位。由於建造技術成熟難度不高,本地中小企業參與程度較高。

七、行人步行系統連接: 隧道由於安全考量及空氣質素問題,未必具有行人通行條件。

天橋的步行道相對直觀,行人可以直接看到天橋兩端的連接情況,而且天橋可以與周邊的建築或景觀更好地融合,提供較好的步行體驗,天橋更容易整合行人,推廣綠色出行步行交通, 亦符合現在城市發展的趨勢。

八、施工難度:隧道施工難度較大,需要應對複雜的地質條件,如軟土地層、岩石地層、地下水等問題,並且地下施工的安全風險高。 天橋施工難度相對較低,技術成熟度高,大多數建築企業都有能力承擔天橋的建設任務。另外應對隧道及天橋都需穿過友誼大橋樁基礎範圍存在以下潛在風險:結構穩定性方面,對友誼大橋樁基礎的影響,對承載能力改變,隧道挖掘過程中的土體擾動可能導致友誼大橋樁基礎周圍的土壓力分布發生變化。例如,在軟土地層中,挖掘可能引起土體的松弛,使得樁基礎原本穩定的側向土壓力減小,從而影響樁基礎的豎向承載能力。如果隧道施工採用注漿加固等措施不當,可能會對樁基礎底部的地基土性質產生影響,導致樁端阻力降低,進而影響整個樁基礎的承載能力。結構變形,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層沉降或隆起可能會傳遞到友誼大橋樁基礎。比如,在盾構隧道施工中,盾尾空隙的填充不及時或不均勻,可能造成地面沉降,這種沉降會使樁基礎產生彎曲變形,超出其設計允許變形范圍,威脅橋梁結構安全,隧道周邊的地層應力重新分布可能使樁基礎受到水平方向的附加力,長期作用下可能導致樁身混凝土開裂,影響結構的耐久性。天橋穿越友誼大橋樁基礎亦存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對友誼大橋的樁基礎造成擾動,同樣導致樁基礎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下降。交通荷載傳遞亦同時存在,這些擾動因素可通過天橋樁基礎在設計時保留足夠的距離從而減低影響風險。另外隧道施工在土方運輸與廢棄物處理會增加短期環境壓力。

九、抗災能力:隧道不受颱風、暴雨等極端天氣直接影響,通行穩定性高。對澳氹之間通行可能更為重要,隧道在洪水發生時,可能需要關閉以防止洪水侵入。一旦洪水侵入,隧道內的人員和車輛可能會被困,需要緊急救援。因此,隧道的應急響應能力非常重要。而颱風期間高架橋可能因強風限速或封閉。在洪水過後,天橋可以相對較快地恢復正常通行。

綜上所述澳門城市發展需在有限土地與高密度環境中尋求平衡,隧道與天橋各具不可替代性。決策應基於全生命週期成本、環境承載力,實現「安全、高效、宜居」的跨區連接。從各方面綜合考慮,橋樑方案有一定優勢,特別是從穿過友誼大橋的安全考量,期望居民能有更多有建設性的討論,現時政府選擇採用天橋方式應該是具有務實性的綜合考慮,希望政府應釋出更多信息以解除居民疑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