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本澳高等院校揭發多名內地學生以虛假學歷申請入讀的案件,事件引起社會及教育界的高度關注。事實上,早在五月香港爆出相關案件時,本地高校已留意並重視有關情況,並在教育部門的牽頭下,院校之間已協調學歷核查指引的執行工作,並召開交流會議,以加強對招錄和註冊的核查工作;而是次案件經院校認真篩查學生學歷的真偽,再主動查詢求證下方得揭發,正正凸顯相關部署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事件所揭發的偽造學歷全是出自單一地區,在兩地政府過往的緊密合作和交流下,對相關學歷的查證尚算簡單流暢。然而,本澳有意大力推動高等教育的產業化發展,加強對留學生入讀的吸引力,根據2023年統計年鑑數據,2023/2024年度外地學生人數佔本澳高等教育註冊學生已達72.5%;而日前澳門大學公佈橫琴校區的建設計劃,亦指將增收8,000名學生及考慮擴大面向各地留學生的招收比例。在相關發展趨勢下,特別是留學生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及城市,對於申請學生學歷檢查的檢查壓力和難度相信將會明顯增強,政府如何協助提升本澳院校對相關工作的處理成效,值得當局重視。
例如,特區政府現時實施的「人才引進計劃」,申請人的學歷水平及程度被納入評分標準之內;過去人才委亦指出有意構建以科學手段認證申請人學歷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系統,目前政府對於相關申請人學歷查核的機制、系統及平台若能與本澳高校進行共享共用,相信將對相關預防工作助力不小。特區政府亦有必要加強對相關違法之徒的打擊力度,並與各地學歷認證單位及執法機關協同合作,將潛逃的不法分子及偽造學歷的「黑中介」一網打盡,以彰顯本澳高等教育的聲譽及法律阻嚇力。
另一方面,為維持本澳就業市場的公平,特區政府在公職的招聘及晉升方面,亦十分重視學歷核查的機制,有關工作的程序和指引可以供本澳不同機構參考;同時可考慮創設一個官方服務平台,為本澳中小企提供相關服務,以體現本澳對學歷及專業認證的重視,提倡持續學習、專業發展的正確風氣。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 請問現時本澳對「人才引進計劃」申請人的學歷核查透過哪些機制和平台進行檢查?過去曾指有意構建以科學手段認證申請人學歷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系統,相關系統的構建進度如何?政府又會否考慮與本地高校共享相關核查機制、平台或倘有的查核系統?
- 本次事件涉及偽造學歷的「黑中介」,加上有20名違法學生潛逃內地,請問當局將如何打擊相關不法份子和開展執法行動,以維護本澳高等教育的聲譽及法律阻嚇力?
- 請問特區政府現時針對公職招聘及晉升方面的學歷核查工作有何指引及程序,相關經驗有何值得借鑒之處?另外又會否考慮創設官方平台,為有需要的中小企業提供相關核查服務?
澳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關於立法會馬耀鋒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