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澳正致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其中,提升營商行政效率,尤其是加快牌照審批速度,對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投資、促進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本澳與鄰近地區相比,涉及的准照審批時間仍顯較長,其根本原因在於准照的審批涉及多部門、多環節的協調處理,期望當局加強多部門之間的統籌與協作,有針對性地優化審批流程,以期切實縮減審批週期,進一步優化新公司成立或其他商業登記的申請流程,採取有效措施縮短登記時間,以便更快、更有效地協助投資者開展公司經營活動。此外,目前公證署所提供的“一站式”服務因排期問題而普遍需要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成為影響投資者信心的因素之一,建議當局深入研究增加受理的頻率,以期縮短服務排期時間,從而為投資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
施家倫表示,雖然近年特區政府在牌照審批方面陸續作出一定程度改善,但相對於社會發展加速的需求,本澳在行政審批效率上仍有較大提高空間,尤其是部分行業的開業手續及大型投資項目需經過多層審批,冗長的審批流程不僅給企業增加不必要的財務與時間成本,甚至會影響外來投資者對本澳營商的信心。
為此,當局曾表示,於今年一月在“商社通”平台推出了針對飲食及飲料場所的一站式發牌網上申請服務,並建立了聯合審批平台,由遞交申請至取得牌照平均所需時間為75個工作日(當中包括場所裝修期),政府實際審批平均需時為27個工作日,進一步縮短了發牌程序參與實體發表意見的期限。
然而,由於本澳的審批流程涉及多部門、多環節,整體時長仍顯冗長。例如,投資者若選擇律師事務所、私人公證員代為辦理設立新公司手續,約需1個月方能完成一般設立程序;而若涉及行業准照的申請,則可能耗時長達3個月仍至1年不等。另據當局關於新公司成立審批時間的服務承諾顯示,當收到申請並經確認符合申請條件後的下一個工作日起計,5個工作日內完成,但根據事實情況表明,申請者自提交登記之日起,普遍都需要15個或以上工作日才能完成登記,相較於臨近其他地區僅需3至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登記手續的情況相比,仍存在顯著差距。
此外,本地居民、非本地投資者或法人在澳門設立公司時,通常因便捷性及費用優勢,而考慮選擇通過公證署的“一站式服務”或招商投資促進局的在澳投資“一站式”諮詢服務進行公司設立手續的辦理。然而,該服務需涉及向公證署預約繕立公證書的排期,現階段亦需要至少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無疑成為投資者設立公司過程中的一大障礙,期望當局有針對性地優化審批流程,以期切實縮減審批週期,從而提高整體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