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馬耀鋒就關注外港碼頭的發展規劃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議員之聲|馬耀鋒就關注外港碼頭的發展規劃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現時,澳門屬外向型微型經濟體,以旅遊業作為產業重心,每年接待大量來澳旅客,多年來碼頭一直承擔起對外連繫的重要交通樞紐,當中又以外港客運碼頭最具代表性。而隨著澳門城市及經濟的發展,加上港珠澳大橋、氹仔客運碼頭等基礎建設相繼落成,使其使用率持續下降。

參考海事及水務局統計數據,自2022年底通關復常後,2023年平均每月經外港碼頭進出的本地居民及旅客約為253,700人次,而2024年目前則約為269,000人次,不足2019年出入境人次的四成,可見居民和旅客的出入境選擇已有所轉變;可能受客流影響, 2024年經外港碼頭的航班,每月平均班次只有2019年的三成三左右,進出港航班的明顯減少,亦進一步讓社會關注碼頭的未來發展。

事實上,社會近年持續關注和討論本澳的海路交通發展規劃,包括如何定位和活用各個碼頭的功能。誠然,外港碼頭仍然具有其獨特優勢和作用,亦有其客源及目標群體,但早前政府公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域規劃》,相關規劃主要圍繞氹仔客運碼頭以及媽閣與路環碼頭之間的聯通,氹仔客運未來更可連結澳門大橋以及與輕軌接駁,進一步增強有關碼頭的交通便利性,相較之下外港客運碼頭的交通配套及條件限制的不足更為明顯,在兩者功用和目標群體相對重疊的情況下,未來如何長遠規劃外港碼頭的發展定位及優化升級皆值得當局重視。

另一方面,社會有意見指出,外港碼頭地處新城A、B區間的內側,其進出航道受到新城A、B區、澳門大橋以及A、B區海底隧道的基建計劃影響,對其港池迴旋空間有較大限制,特別在大霧等天氣下航行存在安全隱患及風險,政府亦有必要完善相關評估,及制定妥善規劃和通航安全管理。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 就外港客運碼頭的客運量及航班數量明顯減少,加上與港珠澳大橋、氹仔客運碼頭之間存在競爭關係,請問從政府角度,當局對於外港客運碼頭未來的發展有何具體規劃,以實現澳門各口岸之間的錯位互補發展?
  2. 請問當局在開拓有關碼頭客源方面又有何工作計劃和部署?又如何優化外港客運碼頭周邊交通配套條件?
  3. 針對社會提出外港碼頭可能存在的航道安全風險,請問當局對現時外港客運碼頭的航道安全有何評估?當局又作出了哪些必要的優化措施或工作安排?

澳區政府海事及水務局關於立法會馬耀鋒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如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