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黃潔貞關注疾病篩查工作,實現健康澳門藍圖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議員之聲|黃潔貞關注疾病篩查工作,實現健康澳門藍圖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居民生活習慣的改變,居民罹患癌症及各種慢性病的風險不斷提高。事實上,無論是癌症或各種慢性病,大多數都能通早發現、早介入、早治療,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並減少疾病帶來的經濟和身體負擔。當局近期公佈將大腸癌篩查計劃下調年齡至50歲,上限為69歲,預計將增加4000名居民參與篩查計劃,以及在社區推出“慢性病篩查計劃”,進一步擴大疾病防治工作,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有助實現《健康澳門藍圖》目標。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政府公佈的《2022年澳門癌症登記年報》,本澳最常見和最主要的五個癌症分別是肺癌、結腸直腸癌、乳癌、前列腺癌和肝癌,2022年本澳錄得發病個案數對比2021年下降79例,死亡個案上升41例;對比十年間的趨勢變化(比較2013年至2017年和2018年至2022年的五年平均數據),死亡率下降約6%,可見當局各項預防及治療措施能有效減低癌症的死亡風險。但值得注意的是,當中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甲狀腺癌近年的標準化發病率有較大升幅,前者上升61%,後者上升31%。

相較於目前結腸直腸癌、子宮頸癌、乳癌已有開展恆常性篩查計劃,肺癌作為本澳最常見的新發癌症,政府在回覆議員質詢時提到,會為對象為50至74歲、曾經吸煙至少30包年,且戒煙不足15年的高危人群,提供免費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有意見認為可進一步擴大肺癌篩查的對象,例如參考鄰近香港或台灣地區會包含有相關家族病史的人群。另一方面,因應部分癌症及慢性病的發病率上升,例如前列腺癌、甲狀腺癌及一些可預防的慢性病也有開展恆常性篩查計劃的必要。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現時常見的前列腺癌篩查可通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血液檢測來進行,甲狀腺癌則通過超音波檢查來發現,兩者均有較成熟的篩查技術。針對本澳近年出現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癌高發的情況,當局會否考慮採用上述方法開展癌症篩查先導工作,以降低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另外有否考慮擴大肺癌篩查先導計劃的對象範圍?

2、縱觀本澳現階段恆常性提供的有子宮頸癌、大腸癌、乳腺癌篩查服務,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進一步落實醫療資源下沉至社區,當局會否沿用過往政府與民間組織合作進行子宮抹片檢查的成功經驗,以及參考近期開展的“慢性病篩查計劃”方式,透過社團及民間醫療機構拓展更多社區篩查服務,擴大防治工作成效?

3、因應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大幅提高,加上不同癌症種類又對應著不同的高風險人群,當局未來如何進一步針對不同群體與不同癌症種類開展相關健康知識推廣活動,提高癌症防治工作的主動性,更好引起居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

澳區政府衛生局關於立法會黃潔貞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如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