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先後在望信樓、柯維納馬路戶外及青茂口岸等五個公共停車場試行半小時收費模式,社會認同有關措施帶來正面效果,有助鼓勵駕駛者使用公共停車場及加快泊車位流轉,期望儘快推行至全澳公共停車場。
與此同時,當局亦對部分公共停車場電單車泊費作出調整,包括將東北大馬路長者公寓及公共衛生專科大樓等收費較高的停車場,下調至日間每半小時一元及夜間O點五元。經調整後,電單車泊費與其他公共停車場一致。議員李良汪指出,社會早有意見指出長者公寓停車場收費比同區公共停車場高,尤其該區有相當的泊車需求,但該停車場的輕型汽車泊車率只有百分之十七,認為是定價不合理所導致。社會期望特區政府綜合考慮當區的泊車需求及民生實況等因素,儘快下調輕型汽車泊費,推動駕駛者使用停車場。
公共停車場電單車泊車率方面,李良汪以祐漢公園及長者公寓停車場為例,位於居住人口密度高的區域,但電單車泊車率只有百分之十一及二十,凸顯居民使用意願低。他認為,在電單車泊車率低的停車場推行泊費優惠或降價措施,將有助鼓勵更多電單車駕駛者使用停車場,既可改善車泊門前的情況,亦可避免持續浪費公共泊車資源。
此外,現時公共停車場設有殘疾人士專用輕型汽車泊車位,卻沒有殘疾人士電單車專用泊位。李良汪稱,有殘疾人士向其反映,現有公共停車場電單車泊位僅適合一般車型停放,而殘疾人士所駕駛的電單車體積較大,停放時會超出泊位框線甚至需佔用兩個車位。當局應充份了解殘疾人士的停車需求,於公共停車場劃設專用電單車泊位,以保障殘疾駕駛者的權益。
本澳數個公共停車場試行半小時的收費模式,社會樂見將有關措施推行至全澳公共停車場,李良汪質詢當局是否有計劃推行下一階段的半小時收費,將於哪些停車場實施?有否在全澳公共停車場落實半小時收費模式的時間表?長者公寓停車場輕型汽車收費高於同區標準,而泊車率只有百分之十七,他認為,是否達到用者自付、鼓勵綠色出行的政策預期不得而知,但肯定已造成公共泊車資源的浪費。質詢當局會否儘快下調該停車場輕型汽車的泊費,使其符合同區的收費標準並提高使用率?
針對電單車泊車率低且位於民生區的停車場,要求當局交代,有何具體措施提升使用率,會否在現有的收費標準上,推出更優惠的夜間泊費措施,從而引導駕駛者善用停車場泊位資源?長遠而言,會否研究推出電單車泊費政策,考慮以每日封頂方式收費,以解決電單車“有位冇車泊、有車冇位泊”的矛盾現象?
就殘疾人士反映公共停車場欠缺專用電單車泊位,李良汪質詢當局會否正視有關合理訴求,並將於何時設置相關泊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