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的指示,經徵詢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和房屋局的意見,本人對立法會 2024 年 7 月 16 日第 760/E578/VII/GPAL/2024 號公函轉來何潤生議員於 2024 年 7 月 4 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4年 7 月 17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特區政府重視協助殘疾人士提升生活質素和參與社會的條件,於 2018 年推出《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下稱:《指引》),統一及更新有關無障礙設計的規範。現時,《指引》已列入公共工程之設計要求,部門在新建或改建的公共建築及公共道路工程,已全面落實《指引》要求,採用無障礙設計。在各部門及業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各類具條件的公共建築,已陸續按照《指引》增設及完善無障礙設施。社會工作局(下稱:社工局)除在新建工程落實《指引》的要求外,亦已全面檢視及優化轄下接待公眾場所的無障礙設施,包括安裝視像警報系統。對於已建成的社會房屋,房屋局因應聽障租戶的需要,於其租賃單位內增設接駁大樓火災訊號之視像警報器。
此外,社工局於 2021 年推出“支持殘疾人士購置輔具及特殊家居設備先導計劃”,透過資助分擔殘疾人士購買包括聾盲人溝通裝置、個人緊急報警系統、摔倒報警器、帶有光/聲/震動的警報器等輔具及特殊家居設備的費用。
在防災避險的工作上,為有效執行《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專項應變計劃》,在風季前,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對可能受水浸威脅的低窪地區居民進行排查工作,收集及更新需撤離住戶和商戶的資料,並上傳至“低窪地區排查及撤離系統”,以便日後能更精準及快速地執行疏散撒離行動。
為使殘疾人士能對防災避險的工作有進一步的了解,警察總局會邀請社團參觀民防行動中心;同時,聯同社工局每年到訪不同的殘疾人士服務機構,為服務使用者及其家屬開展防災避險講座,讓他們了解如何應對災害,並及早作出相應的準備。為加強民防架構成員對殘疾人士的認識,社工局亦持續舉辦“認識及協助殘疾人士培訓”,提升民防架構成員接待殘疾人士的能力。此外,每年的“水晶魚民防演習”均會邀請社會各界團體、學校及機構參與,演習內容均會模擬輔助有需要的人士進行撤離,讓其透過演習掌握遇到災害時的撤離安排,以及可以獲得相應的保護及支援。
自 2019 年起,警察總局已在民防宣傳短片中加入手語翻譯,並於電視及巴士車廂屏幕播放。此外,在民防架構啟動期間,民防行動中心會透過電視播放包含手語翻譯的民防消息,讓聽障人士獲得最新的民防資訊。
2024 年,特區政府推出為期一年的“無障礙輔助主任先導計劃”(下稱:“先導計劃”),期望透過於公共部門設置熟悉無障礙的專責人員,加強部門接待殘疾人士的能力,支持殘疾人士獨立和自主地使用公共部門提供的服務。目前,“先導計劃”有 14 個部門合共 22個場所參與,共有 60 名無障礙輔助主任。特區政府期望在總結及累積相關經驗後,逐步將“先導計劃”推廣至其他部門,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為日後全面推行“無障礙輔助主任計劃”作準備。
最後,特區政府感謝何潤生議員對有關事宜的關心和建議。
社會工作局局長
韓衛
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