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特區政府自 2011 年推出「持續進修發展計劃」(下稱 「計劃」)以來,為本澳居民營造持續進修環境取得顯著成效,並構建了服務居民的多元學習渠道,滿足社會的多樣化的學習和培訓需求,亦為居民持續進修及考取認證,提升個人素養和技能,以及建設學習型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持。現時「計劃」已進入第五階段,並集中資助職業技能、生活技能、人文藝術、體育健康等類型的課程及證照考試,以配合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
然而,目前「計劃」由教青局專責制定和執行,但「1+4」產業涉及多個專業和不同公共部門範疇,各自領域又有不同的專業認證及培訓需要,單靠教青局相信難以全面掌握並檢視培訓課程的全面性和專業性,不少有助居民專業發展的培訓課程並未有納入計劃當中,例如參考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所提供的培訓課程,當中就有一定比例未有納入,居民需自費參與;事實上,參考新加坡經驗,當地政府同樣設有支持國民持續進修的資助計劃,並設置跨部門、跨範疇的委員會,以通過共同參與、協調、合作及檢討計劃的內容,相關經驗值得本澳參考。
另一方面,有意見指出,不少行業中受國際認可的專業認證及相關課程,難以在澳門境內獲得;即使有,亦受其課程供應及上課時間等限制,普遍需要購買相關專業認證機構提供的官方網課,以滿足考證需要。惟現時「計劃」對澳門境外舉辦且適用於持續進修計劃範圍的課程,僅限於由當地的高等院校內的線下課程,且不接受網課形式,致使上述受國際及行業認可、對居民職業有明顯助力的專業認證課程,無法受「計劃」支持。
最後,持續進修計劃的進修資助在2011年實施時為每期 5,000澳門元,其後除於2014年提升至6,000澳門元後一直維持至今沒有調整,因應現時普遍課程的收費較貴,資助金額不足以支付報讀高階/進階課程,或完成延續性的課程,不少居民均期望「計劃」能加大其資助金額。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 為更全方位規劃及檢視「計劃」成效,完善培訓課程的種類和供應,當局有否考慮就持續進修計劃制定跨部門的協調合作機制,成立專責的工作小組,通過參與、協調、合作及檢討等過程,就現時本澳各行業,特別是新興產業的技能進修需要,為課程提供意見和建議,並汲取各領域的資訊,共同打造有利於澳門產業及人才競爭力的持續進修計劃?
- 就現時不少受國際認可的專業認證培訓課程,均由網課形式進行,加上相關認證機構並非高等院校,在現行「計劃」要求下無法納入資助範圍。對此,請問當局會否考慮研究在可監督及檢察的情況下,將相關受國際認可的專業認證機構及其網上課程,納入持續進修資助的適用範圍當中?
- 最後,請問當局會否考慮提升持續進修計劃的資助金額,或針對特定專業認證考證及培訓課程提供額外資助,以進一步鼓勵居民的專業技能發展?另外,當局又會否考慮參考醫療券的轉移機制,允許進修資助款項在居民的直系血親及配偶等親屬內轉移,以支持有需要的居民報讀高階/進階課程或延續性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