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促進本澳工業多元化,政府於一九九三年在路環聯生填海區設立工業邨;二OO四年五月,將“聯生工業邨有限公司”改組為“澳門工業園區發展有限公司”,以更好地運用相關資源,發展及管理包括“聯生工業邨”在內,在澳門被劃定為具工業及其輔助行業發展功能的土地。願景雖好,惟相關工作多年來一直停滯不前。
議員李良汪指出,城市規劃委員會二O二一年曾對外介紹“聯生工業邨規劃調整研究”,建議調整、強化“聯生工業邨”的土地效益及功能。包括提升土地容積率,預計將總建築面積調整為七十萬平方米,以迎合澳門經濟發展;鼓勵產業升級,例如中醫藥、數據中心等高新產業,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然而,根據當局資料顯示,現階段只有一家企業簽署了重建廠房的轉租賃合同,以及一家企業有意向計劃重建廠房,尚未見當局有其他更積極的措施推進相關工作,除了不利土地有效利用,亦無助推動本澳社會可持續發展。
他強調,推進“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持續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板塊發展,是特區政府重要的施政目標之一。而澳門城市總體規劃當中,亦已明確指出“聯生工業邨”用作工業活動及發展;並提出整合或逐步遷移分散於澳門其他地區的工業,以及將土地使用效能低的工業活動一併設於包括“聯生工業邨”在內的核心工業區內,強化土地的效益及功能,為新興及高端產業營造空間環境,鼓勵產業升級。
可見,無論從本澳經濟發展或城市總體規劃的區域功能定位看來,推動包括“聯生工業邨”在內的工業區深化發展,具有其必要性。特區政府應透過更多鼓勵措施,提升企業重建及進駐意欲,增加“聯生工業邨”的整體使用率,善用現有資源及更好地配合本澳未來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政策方向。
現時在“聯生工業邨”內的行業分佈主要涉及大健康食品、製藥、製衣、機動車零部件加工、實驗室及科研中心及其他行業。另外,現階段有一家企業簽署了重建廠房的轉租賃合同,以及一家企業有意向計劃重建廠房。他質詢當局,上述項目在整個工業邨規劃總面積當中佔比多少,除上述兩項計劃,還有多少項目進行中。當局有何措施吸引新投資者落戶,推動本澳“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澳門城市總體規劃當中提出整合或逐步遷移分散於澳門其他地區的工業,以及將土地使用效能低的工業活動一併設於包括“聯生工業邨”在內的核心工業區內,強化土地的效益及功能,為新興及高端產業營造空間環境,鼓勵產業升級。他要求當局交待相關工作的進展,目前已有多少工業項目整合或遷移至“聯生工業邨”內,對於有意進駐但無法獨力投資整幅土地或重建整幢廠房的企業,當局有何方案協助其整合至“聯生工業邨”內,達到強化土地效益及功能的目的。
李良汪指出,“聯生工業邨”作為本澳一個核心工業區,在推動澳門品牌工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質詢當局對於現時工業邨內仍未發展的土地或廠房,會否透過政策優惠,開放予有意投身“1+4”產業的青年作為創業試點,為本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