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李良汪早前於書面質詢中指出,市政署近年對多個街市開展優化工程,包括增設空調和通風系統、優化照明系統、更新排污設備,以及改善攤位的空間佈局等,但仍難改街市競爭力不足、市民消費習慣轉變,導致空置攤位增多、客流量減少的現實情況。要求當局交代會否就各公共街市未來發展定位展開研究,對於部份空置攤位較多的街市,如路環街市,短期內有何營運優化計劃。
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回覆稱,市政署一向關注本澳街市的經營環境,並積極為現有街市開展優化工程。近年,已陸續開展雀仔園街市、沙梨頭街市、紅街市及氹仔街市優化工程,冀為居民提供更好的購物環境,吸引人流前往街市消費。
就李良汪質詢《公共街市管理制度》生效至今逾兩年,但當局僅推出一次攤位競投的原因,以及將於何時開放下一次攤位競投工作,當中包含哪些街市攤位,日後有否計劃定期開展攤位競投。
回覆稱,早前公開予居民競投的雀仔園街市五個攤位及沙梨頭美食廣場十個攤位已正式營業。目前各攤位的營運仍在調適中,市政署會鼓勵及推動各攤位優化其經營模式及點餐、出餐流程,為公眾提供更好的用餐體驗。
針對李良汪質詢中指出,沙梨頭美食廣場日前正式對外營業,但由於店舖多採用人手“落單”,且點餐人數眾多,導致出現亂單、漏單等現象。要求當局交代何時在公共街市的熟食中心增設自助點餐系統,為公眾提供更好的用餐體驗。
市政署回覆,將因應本澳市場變化、各公共街市的實際情況及條件,持續優化各街市的軟硬件,以及引入合適的新業務類型攤位,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