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李良汪就旅客復甦的應對預案及推動關閘口岸落實“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措施提出書面質詢

議員之聲|李良汪就旅客復甦的應對預案及推動關閘口岸落實“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措施提出書面質詢

二O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至二O二四年一月一日元旦連假,本澳共錄得超過一百九十四萬人次出入境,入境旅客近四十萬人次,當中除夕日入境旅客十七萬五千O三十人次,為二O二三年及疫情後單日入境旅客新高。然而,旅客復甦的同時,亦對交通、通關等帶來各種影響。

議員李良汪指出,先後接獲居民反映,除夕當日疑受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司打口一帶調整臨時交通管制的影響,外加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新馬路)大量旅客使用斑馬線橫過馬路,且缺乏警員在現場疏導,令有關路段的車輛幾乎停擺,最終導致巴素打爾古街及周邊路段出現“巴士車龍”,影響公眾上班及出行,事件最終亦在社交平台不斷流傳及引起爭議。他稱,客觀上旅客量回升能為本澳經濟與社會帶來正面作用,但亦難免對社會民生造成影響,因此,特區政府各相關部門必須正視,尤其應針對節假日制定應對預案及落實部署,否則對旅客體驗及居民生活均會帶來負面影響。

通關方面,他引述治安警察局資料顯示,二O二三年十一月出境總數為八百六十二萬九千五百二十二人次,入境總數則為八百六十二萬八千一百九十一人次。當中,經關閘出入境分別佔總數的百分之五十三點八及百分之五十三,是本澳最主要及使用人數最多的出入境口岸。然而,由於受“兩地兩檢”措施所限,通關效率受到一定影響,日前的元旦連假期間,關閘口岸大排長龍,居民及旅客一度需時才可順利通關。

李良汪表示,就有關問題曾提出推動關閘出入境口岸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措施,以提升通關效率,便利旅客與居民出行。惟當局回應表示,“關閘口岸現時的設計佈局已基本用盡所有空間,且出入境業務繁忙,如要停用部分空間開展基建工程,勢必對通關人士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較適合在新建的口岸推行。”其後,保安司司長在辯論保安領域二O二四年度施政方針政策時,亦曾向其作出回應,指“當局曾探討三個方案,一是配合內地,將中間線推向內地,這涉及土地中央事權,非本澳能話事;二是將中間線推向澳門,但涉及本澳排隊空間不足問題;三是推向中間,但中間地帶地下有隧道,不宜有建築物,同時亦涉及土地問題。”

李良汪提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在更多粵澳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人員通關新模式。可見,有關措施不僅為本澳提升通關效率,同時有助落實國家政策,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合。特區政府應以大局思維,想方設法推動包括關閘在內的更多口岸落實一地兩檢措施,以落實大政方針及回應社會實際需要。

他質詢當局,因應旅客復甦,當局在交通、通關、治安等方面制定了什麼應對預案,尤其長節假日,有何針對性部署及應對措施,以減少對社會民生造成的影響。除夕當天,沙梨頭、巴素打爾古街等周邊路段出現“巴士車龍”,影響公眾上班及出行。質詢當局有否了解造成相關問題的原因,將有何具體措施避免上述路段發生同樣問題。

就特區政府去年於關閘口岸離境及入境大堂各裝設五條“虹膜自助通道”,為公眾提供更便捷的通關服務。他要求當局交待通道運作至今,包括使用情況及通關效率等的總體成效如何。此外,《二O二四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及,將擴大虹膜自助通關在關閘口岸及其他合適口岸應用,他質詢現階段有否相關資訊可向社會公佈,尤其將在關閘口岸增加多少“虹膜自助通道”,初步計劃擬在哪個口岸增設“虹膜自助通道”。

另外,李良汪指出,關閘口岸是本澳最主要及使用人數最多的出入境口岸,社會早有意見期望推動關閘出入境口岸“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措施,惟一直未獲當局正面回應。他質詢當局,因應《行動計劃》出台,會否儘快重新就關閘口岸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措施進行評估,推動有關工作,以落實國家政策部署及回應社會需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