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澳區政府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關於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

澳區政府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關於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經徵詢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澳門科學館的意見,本人對立法會2023年10月20日第1039/E803/VII/GPAL/2023號公函轉來何潤生議員於2023年10月5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3年10月24日收到的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對問題1.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正引入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等方法,應用在氣象監測、暴雨臨近預報,以及颱風與風暴潮的預報、預警,並將加強與內地氣象部門及本地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推動大灣區的智慧氣象發展。

對問題2. 澳門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地區會員,多年來已建立較完善的國際氣象資料共享機制。而自回歸後,亦利用中葡平台角色建立了由中國氣象局、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以及葡萄牙海洋和大氣所組成的氣象技術會議,三方每兩年一度就氣象業務作技術交流合作。未來將在此基礎上加強與葡語系國家氣象部門的合作。

對問題3. 氣象局近年已持續針對不同群體舉辦氣象科普活動,如校園氣象監測比賽、氣象科普劇場校園巡演、“氣象FUN識親子遊”、“遊氣象·樂探索”、氣象同樂日等,讓市民能親身到氣象局瞭解氣象觀測、預報和氣象災害等科普知識。此外,亦將繼續針對不同惡劣天氣為民防架構部門、學校和社團舉辦交流會及入校宣教,以多元化方式推廣氣象知識。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表示:在非高等教育方面,常識、自然科學已列為中小學生的必修科目,培養學生了解自然環境與生活的聯繫,懂得自然現象的成因和常見自然災害的避險方法,教青局已出版《常識》、《安全教育補充教材》等教材,支援學校開展教學工作。澳門科學館(以下簡稱“科學館”)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一直圍繞氣候變化、氣象災害等全球可持續發展議題,建構系統的科普教育體系,並結合中小學教育課程,以館校合作的模式支持學校開展科普教育。包括向學校提供氣候議題相關的科普教育劇場;與教青局合辦“學生科技教育普及計劃”普及氣候變化知識;與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聯合舉辦認識大氣環境與天氣現象的比賽。

在公眾科普教育方面,科學館與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多年合辦與氣候氣象相關的活動,包括科普劇場巡演、“賞雲.識天”科普活動、“雲上妙筆工作坊”、“惡劣天氣創意填色比賽”等,持續向公眾普及氣候氣象科普知識。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局長
梁永權
2023.11.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