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於十一月一日向立法會提交二O二四年度財政預算案,資料顯示明年度公共財政重新錄得盈餘,符合央積金制度發放預算盈餘特別分配的條件,因此,明年將會重新登錄相關預算案的開支項目,估計金額約三十億澳門元。
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議員李良汪指出,過去三年,因本澳公共財政沒有盈餘,受限於相關法律規定,政府不具條件向央積金個人帳戶作特別注資。在此情況下,不少弱勢群體和已到可領取有關款項年齡的長者,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疫情期間生活困難。他樂見在本澳經濟復甦,明年度財政預算案再次登錄注資央積金的預算開支,相信可以緩解相關群體的經濟及生活壓力,讓長者能就個人可支配金額作出更好規劃。
他指出,近年央積金不具條件作出注資,對長者退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凸顯本澳養老保障體系仍有不足,促請特區政府盡早作出全面規劃及部署,並建議在《長者權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基礎上,設立“關愛基金”,用於日後央積金不具條件特別注資時,作為長者及弱勢社群的兜底保障,完善有關機制,真正落實老有所養施政目標。
李良汪稱,當局現時雖按社會保障制度給付恆常調整機制,每年九月對包括通脹、社保基金收入變化、人均預期壽命及最低維生指數等指標進行檢視,並每五年對相關機制進行檢討,但養老金金額自二O二O年調整以來,已跟不上現時的維生指數和消費物價情況,加上央積金沒有作出特別注資,長者生活更捉襟見肘。建議特區政府在財政狀況回復穩定的情況下,應全面檢視現有的安老政策,尤其應盡快因應社會及經濟狀況,研究提升養老金金額,為老友記提供更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