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1月21日
一、街市管理制度﹕
公共街市管理制度在今年1月1日生效,早前報章上刊登了將街市管理外判出去,外判第一期包括下環街市、台山街市、氹仔和路環街市,外判範圍除了傳統清潔、保安服務外,還包括街市日常開放、設備設施維護管理,以至協助當局人員完成鮮活食品報價、巡查攤位營運、售賣食品安全、記錄違法行為及檔位衛生情況等。涉及面非常廣泛,其中亦涉及很多行政權限,包括服務優劣的判定標準,這對澳門街市來說是一個新鮮的事物。評標標準除價錢佔比較大,提供服務的技術人員履歷及專業經驗只佔百分之八,同類型服務的專業經驗只佔百分之七,這兩個數據有沒有科學的支撐?對街市的管理方面是否要把經驗部分加強?
另外,市販與我們反映,外判服務執行前沒有與他們溝通和講解。雖然這個外判是當局獨立的行政權限,但澳門街市是一個傳統的行業,歷史悠久。而早前實施公共街市管理制度生效前都廣泛與市販溝通。柯副主席都有提及與八百多個攤戶講解。澳門過去都有一個協商文化,凡事有傾有講有助新事物的推行。想了解市政署推行有關外判制度是否為減輕工作量?但事實上又未必是,因為即使有外判公司,當局仍會繼續執行有關職務,會對外判公司有監察機制,需要承判公司每月提交管理及維護工作報告、突發事件報告等資料,每月對承判公司的服務進行評核等,要求承判公司為其工作人員提供職前培訓及定期培訓,希望人員了解街市的運用,一系列工作的工作量很大。如另一間公司獲判給,有關培訓又要重新開展?這方面市販和市民都有些疑問。另一方面,第一期有四間街市,另外一些街市會否作為第二期?何時會推行有關制度?讓市販們有心理準備。
剛剛柯副主席都提到新的街市管理制度推行後,街市的清潔環境得到改善,在改善經營環境方面有沒有成效?面澳門將來的城市發展,澳門對新型特色街市有甚麼想法?
二、一戶通
一戶通的發展得到大家的高度肯定,要感謝一戶通的研發團隊及管理人員。從數字上看,截至9月30日逾40.9萬人登記,剛剛司長引介截至10月31日,一個月後已經有41.8萬人登記,增加了9000人,可見一戶通的接受程度高。而且提供服務由150項到165項,不斷增加,反而令人擔心一戶通的承載能力,服務不一定要不斷增加,而是要優化或整合。例如駕駛執照電子化就是一個很大的跨越,現時交通警只要掃一掃電子駕照就可以立即登記資料。
本人在不同場合都提及,政府部門的應用程式很多,能否把一些多人用常用的程式放在一戶通的一個區域內,讓居民在使用一戶通時可以快速找到他想用的程式,不會為一戶通帶來太多負擔,只是一個超連結,但作為政府統一較為理想。
三、智能身份證
施政中提到新的智能身份證問題。但新的智能身份證在那方面智能?我們現時使用的身份證亦叫智能身份證,不同場景都可以應用。新一代的智能身份證除增強防偽外,有那些更智能的地方?
另外,未來是按身份證的到期日換身份證,某些人仍是用看到晶片的舊身份證,明年2月到期換證,而身份證有效期為10年。他們一直未能使用現時較新的身份證,到明年換證時又未能換最新一代的智能身份證,一直只能使用上一代的舊式身份證。局方能否考慮讓這些人有機會一起更換最新的身份證?
四、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工作
2022年完成了17項法案,立法規劃外的8項,大部分法案都達標完成。2023年亦有多個法律要推出,不少法律都和市民大眾息息相關。早前本人在行政長官答問時問了長官,關心本澳的職業教育及本地青年就業,長官表示澳門沒有真正的職業學校,要靠高等教育的配合。而來年法律提案中包括理工大學及旅遊學院的法律制度,請問有關制度的立法時間表?以及法律的修訂內容是否有配合本澳職業教育及產業發展?
市政署市政管委會副主席柯嵐回應:
一、
市署將在明年在下環街市、台山街市、氹仔和路環街市四個街市做一個綜合管理外判服務,有關服務主要是把過去分散判給的保安、清潔、簡易設施維護及渠務綜合判給一間公司,希望可以減省溝通的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亦可以令街市的稽查員可以專心執行本職的稽查工作。在綜合服務中會增加客務服務,會在街市內設顧客的服務櫃台,希望為市民提供更好服務。例如查詢十進制和檔口資訊或接收建議。要重點說明的是外判公司只提供服務,本身的執法工作是由市署工作人員執行。上述四個街市仍有市政署的街市稽查人員負責監管和稽查工作,例如大家關心的持續和親身經營,都是市署去執行。有關外判服務的解釋會在12月份會與四個街市的相關攤販進行講解會和解釋疑惑。
關於評分標準問題,過去澳門沒有相關服務,因此這次評分除了設施維護外,亦綜合考慮了承投工作的工作計劃及人員履歷和價格等。我們會視乎這四個街市的綜合外判服務成效後,考慮第二期再適時推出。
街市經營環境方面,新街市法生效後,一個整潔的環境和穩定的經營時間為攤販創造了更好的經營條件。街市的優勢是一個多元化的選擇,可以在一個街市買齊菜肉魚,及提供個性化服務。例如相熟的魚檔可以更好清理魚鱗等,這些不是街市外的商鋪可以提供。因此不單是市署,有關攤販都要努力創造條件。
新型街市方面,乾濕分離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劃分點,希望吸引新一代消費顧客到街市。我們將在雀仔園街市作出努力和嘗試。
司長回應:
二、
我們亦關注一戶通的承載力問題,我們開始與同事和市民講,不能期望每項服務都放到一戶通,不是一戶通基礎設施能否承載問題,而是不希望一戶通變大賣場,要找服務時找不到,使用體驗會變得非常不好。所以一戶通只會放市民常用的、高頻使用和相對簡單的服務到一戶通。而且不分公共部門,這不是公職局的一戶通,是所有部門的一戶通,甚至是可以交水電費等。大家打開一戶通就可以方便使用的電子服務。其他涉及複雜公共流程和審批等,要使用另一個平台。否則會產生混亂和不便,未來會做好有關工作。
四、
關於理工和旅院的修法,主要是賦予兩間高等院校參照澳大,給予一定的行政、財政和教學方面的自主權,對未來職業教育的加強有幫助。
身份證明局周偉迎局長回應:
三、
針對智能身份證問題,特區政府在02年發出智能身份證時,是全球第四個發出智能身份證的地方。智能身份證的應用場景現時應用在自助通關及自助服務機和跨部門合作都會應用。日後智能身份證都會在電子化應用方面加強,技術上都會增加加密和防偽特徵。一些明年2月才到期換證但之後才有新的身份證的情況。考慮在2023年第四季換證這個時間點,是因為2024、2025和2026這三年將會涉及有40萬澳門人可以更換身份證,除強制換證外,如有合理原因都可以更換。
林倫偉議員追問:
一、
新的街市法推出,對政府和市民都是走出一大步。過去民署時都討論街市需要下定決心做好,不要浪費公帑和資源。希望政府能協助市販升級轉型,對市販來說很多都是新事物和未嘗試過,包括寫標書和計劃等,有不少難處和需要協助,希望政府作更多協助,讓他們由傳統轉到現代。
很高興雀仔園街市可以做到乾濕分離,希望市政署完成後評估成效,未來可以推廣到其他街市,能迎合年輕和新時代家庭的需要。
司長回應:
一、
街市方面,未來都會與市販保持溝通。他們未習慣填表和做文件等,在簽合同時都會作出協助,在後續跟進查核都會做好。
新型街市方面,我們用雀仔園街市做試點,因為有空間和體量較小,如果成效未如理想影響較少,未來如果成功可以推廣。例如營地街市現時很浪費,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又是旅遊區又是市民區,但現時半死不活,希望能作出活化。希望雀仔園街市重整和改建能給我們一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