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置業乃人生大事,而有置業者由於缺乏經驗,偶有不慎,很容易招致損失。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商品房投訴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三。本澳方面,今年消委會收到房地產的投訴個案較過去明顯增加,今年一至六月有一百七十宗,對比去年同期大增超過二點五倍,有關情況值得關注。
近年來,工聯議員辦事處收到的置業糾紛求助亦明顯增加,當中以橫琴置業的問題較多,亦有多宗涉及本地及內地其他城市的個案。而有關的投訴主要集中在:
1、不實宣傳,開發商的銷售承諾未能兌現,出現貨不對辦;
2、開發商資金不足或挪用預售資金,導致未能按期交樓、出現建築或裝修質量問題,甚至爛尾的情況;
3、開發商或地產中介未能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樓宇銷售;
4、利用補充協定、特別約定等方式規避合同監管,制定不公平格式條款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等。
針對橫琴置業出現的問題,不少業主經歷了十分艱辛的追討過程,甚至訴諸法律亦難以解決。有關情況不僅令到購買者身心疲累,同時對房地產市場和深合區的健康發展都帶來一定的影響。而橫琴的置業問題在深合區商辦樓盤項目治理專班的努力下目前取得一定的進展,例如已促成部分發展商願意作出退款、賠償或提出和解方案,有關工作值得肯定。但由於仍有部分項目存在複雜的因素,涉及開發商資金不足、未能與業主達成和解,或未能兌現所承諾的解決方案等,令業主感到徬徨和無奈。期望兩地政府通力合作、持續跟進,積極推動尋求解決方案,致力保障業主的合法權益。
本澳樓宇買賣方面,雖然現時已有一套保障消費者權益、規範樓宇買賣或預售的制度,以及規範房地產中介業務的法律,但近年仍然存在不少的房地產投訴個案,加上有關的執法涉及不同政府部門,求助者往往難找到對口單位。面對政府將有土地拍賣,接下來會有新建樓宇,持續會有樓花及一手樓買賣,促請特區政府做好監察角色,檢視現行樓花預售制度,加強跨部門合作;加大對樓宇銷售、預售的監管力度;並進一步規範地產中介及開發商在賣樓過程必須遵守的義務及守則,特別是在預售資金管理、有關合同條款、重點宣傳內容、現場公示資訊的監管,還要強化信用约束機制,以充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最後,呼籲居民買樓一定要注意,除要認識當地房產法律和確認最基本的證照資訊外,還要“睇清睇楚”購房相關的各式合同,勿輕信口頭承諾,小心附加細節條文;在購房時,對於開發商的各項承諾,應通過書面形式作出約束,保存好各種的合約、收據和溝通記錄,並按法定要求進行買賣,以充分保障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