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2022年10月17日 議程前發言
統計暨普查局數據顯示,本地居民失業率升至5.5%,儘管當局出台多項措施,也持續開展帶津培訓計劃和就業招聘配對會,但仍須加大力度協助居民就業。此外,面對未來經濟發展,本澳必須健全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助居民提升競爭力,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不少居民反映已持續向勞工局作就業登記,卻未獲安排配對或者面試,寄出的求職信石沉大海;亦有僱主反映因求職者技能或經驗未符要求而沒有聘用。根據勞工事務局早前向社諮委提供的資料,今年首九個月透過恆常配對、網上平台或專場配對會等進行對接面試共25,334人次,面試成功的有4,899人,成功率只有近兩成,成效有待提升,政府更要盡力緩解結構性失業矛盾。
一、在發掘更多適合本地人的崗位並落實本地人優先就業的同時,要加強監察招聘過程,例如薪酬待遇等招聘條件和要求是否合理,有否存在假招工情況,避免影響配對成效。
二、據了解,不少求職者被指技能或知識不合,或缺乏相關工作經驗而被僱主拒絕,連面試機會都無,導致配對困難。為提升僱員競爭力,政府應在帶津培訓的基礎上,落實“培訓+實習"以及加強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由企業提供實習崗位,讓求職者掌握基礎技能後,有機會實踐和積累經驗,且有利於培養符合行業需求的人力資源。
三、重啟“在職帶薪"培訓計劃。近年,政府開展了“設施維護"及“酒店及飲食業廚師"在職帶薪培訓,員工一邊培訓一邊在企業工作,成功推動新人入行,同步減少外僱名額;然而,疫情發生後,政府近兩年並未有持續推行計劃。截至去年底,單是六家博企及旗下關聯公司直接聘用的廚師和設施維護人員中,仍分別聘有近2,000名及490名外僱,可見仍有推動本地化的空間。本人促請當局盡快重啟“在職帶薪"培訓計劃,並擴展至其他合適的工種,例如酒店服務、建築業、金融業、資訊科技等,以及博企等人資需求較大的企業,增加計劃的實習名額,為本地人開拓入職渠道。
四、加大資源投放優化職業培訓,強化人才梯隊建設。早前,內地公佈了《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健全人才制度、完善培養體系等以壯大技能人才規模,推動高質量發展。儘管本澳亦有開展不同類型的培訓,但未能系統地落實行業人才梯隊建設的策略。本人促請政府充分評估各行業人才需求,尤其針對銳意發展的行業,深化培訓課程和技能提升計劃,鼓勵僱員考取證照等,透過政策支持健全人才培養體系,促進本地人才晉升和發展,為產業的發展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