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新一波疫情來勢洶洶,令本澳經濟復甦蒙上陰影,政府隨即因應疫情變化將再推出總預算一百億元包括豁免各項稅收、提供的士燃料補貼、《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援助款項計劃》等七項經援措施,救人亦救市,體現政府在防疫優先的原則下,亦能動態研判經濟情況,“穩經濟、保就業、顧民生”。
不過是次疫情較以往更為嚴峻,確診數字仍持續上升,存續多久也屬未知數,包括設置紅黃碼區、禁堂食等各項防疫措施,都令很多行業的經營與員工生計受到影響。雖然在疫情當下中小微企都理解這些是必要的防疫措施,食店亦積極配合政府禁堂食政策,盡好社會責任。但對於很多中小微企而言,其租金、人工等各項開支成本並沒有因此而減少,經營壓力十分沉重,她們都期望百億經援方案能更快落實與發放。
此外,參考去年實施的《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援助款項計劃》措施,有部分因疫情失業人士、行業、商號、自由職業者及兼職家政人員,又或需長期照顧長者及特殊人士的家庭照顧者未能受惠;也有開設培訓機構的僱主反映,他們以社團方式持牌,同樣聘請員工並每年按規定向財政局報稅,但過去未有納援助計劃當中。事實上,上述人士都面對著疫情帶來的經濟與家庭照顧等方面的巨大壓力,政府有必要考慮如何在已有措施的基礎上,擴大受惠人群覆蓋面,提高居民及中小微企的抗疫信心。
對此,黃貞潔議員提出以下質詢︰
- 由於是次疫情嚴峻,對社會的影響面甚為廣泛,當局會否進一步放寬百億經援措施的申請條件?能否研究對不合乎條件,但有實際緊急援助需要的居民和商戶可以個案方或處理,在申請程序、審批程序上作出相應調整?
- 新冠疫情持續至今已超過兩年多時間,很多中小企原本已在苦苦支撐,加上新一波疫情突如其來,更令經營環境雪上加霜,他們都擔心無法支撐到經濟與旅業復甦的時候。為此,請問當局會否考慮參考香港防疫基金做法,研究設立臨時的疫情基金,供受影響的企業或居民申請,又或考慮推出其他如低收入補貼、增加燃料補貼及加大水電補貼等,共同支援僱主及僱員經濟?
- 因應隔離防控措施而造成停工停業的受影響商戶,以及受隔離影響無法上班的居民。未來能否根據《應對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研究制訂相關補助政策,提供適當經濟支援措施。例如可參考以往“禽流感”疫情的做法,提供適當補償或以每日補助等方式,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安心配合政府防疫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