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馬耀鋒關注陸路交通的無障礙發展目標

議員之聲|馬耀鋒關注陸路交通的無障礙發展目標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根據社會工作局「殘疾評估登記證」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持有效殘疾評估登記證的總人數為25,862人,當中肢體殘疾人數為5,349,多重殘疾者1,099人[1]。另外,根據2021人口普查詳細結果,本地65歲及以上人口佔本地人口的14.5%[2],本澳正式步入聯合國定義的老齡社會,而人口的持續老化,可預視本澳輪椅使用者將持續增加,相關人士的無障礙出行需要值得政府重視和完善。

自《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2010-2020》開始,本澳交通規劃多年來一直主張以「公交優化」為主調[3],相關方向亦獲社會認同。然而,本澳陸路交通長期以來被指出對輪椅使用者並不友好,參考交通事務局截至今年6月1日的數據,本澳特別的士中的無障礙的士只有12部,佔的士總數不足0.7%[4];另外,雖為歷史原因,但本澳道路高低不平,寬窄不一,令輪椅人士日常出行面對實際難題,更有甚者相關人士被逼進入行車道,險象橫生。為補充有關配套,政府資助社會團體推出穿梭復康巴士服務[5],但據有關群體意見,因數量有限等候時間往往在一小時以上。

政府在今年開展下一個十年交通規劃《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2021-2030》的公開諮詢工作,當局在大氣電波中亦明確表示,無障礙出行已是「標配」,反映政府有決心解決有需要居民「出行難」的切身問題[6]。然而,以上數據已反映本澳交通運輸在無障礙配套方面有較大的優化空間,但相關文本中卻未有提出明確的發展目標或優化方案,這亦致使無論在社會言論或公開諮詢場上多番提出有關訴求。

因此,為明確本澳未來陸路交通運輸在無障礙配套方面的發展目標,馬耀鋒議員提出以下質詢:

  1. 因應本澳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以及殘疾人士的數量上升,可預視居民對無障礙公共交通配套需求有持續上升的趨勢,但現有公共交通的供給仍未能滿足行動不便人士現時所需。以的士為例,現時很多輪椅使用者表示預約難,按合約規定的上限為17部。請問當局會否考慮在公交配套方面,優化現有的發展無障礙指標或服務供應數字,以滿足有關居民的出行需求?
  2. 針對輪椅人士因道路設計所限,日常出行需面臨不同風險的「出行難」問題。請問當局就著有關情況,在擴闊行人路及改善行人路與行人車路水平差距工作上,有關的改善方案為何?又有否評估尚有多少道路需要進行整改,預算能在何時完成?如何提升《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的法律效力?
  3. 社會工作局曾委託香港復康會開展《澳門復康巴士制定表現標準與評鑑機制研究》項目並已完成研究[7]。請問當局針對研究結果,將對復康巴士服務開展哪些具體的優化措施?相關優化又是否有具體的執行時間表?

參考資料:

  1. 社會工作局,「殘疾評估登記證」統計資料,2021年12月31日,https://bit.ly/3HDzWoM
  2. 統計暨普查局,2021人口普查詳細結果,https://bit.ly/3OowiC1
  3. 交通事務局,《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2010-2020》,https://bit.ly/3n9mrUh
  4. 交通事務局,特別的士,https://bit.ly/3N5fRc7
  5. 社會工作局,復康巴士服務,https://bit.ly/3Ou2vHq
  6. 澳門日報,交局:輕軌紓緩路壓不二之選,https://bit.ly/3OtBFz8
  7. 社會工作局,復康事務委員會2021年第一次全體會議,https://bit.ly/3y2wVe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