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本報訊】立法會日前首次透過視像會議,通過了二度財政預算案修正,立法會議員、經濟民生聯盟副主席羅彩燕指認同特區政府加推百億普惠措施的惠民目的,稱體現了政府、經濟財政司著力減輕市民的經濟壓力和焦慮,她促請特區政府應認真檢視社會上對於措施的各項爭議,建議特區政府應遵從普惠方式向全民派發抗援金,即使未能實現,最低程度亦應該「加碼」注資消費劵$8000啟動金,並延長使用期限至一年,同時應擴大使用限額和範圍,加大市場信心以及消費槓桿效應,以達致各行各業雨露均沾,避免資金過分集中個別行業,亦應該針對物流節點積極採取措施嚴控物價。
倡加碼消費劵保社區經濟增市場信心
羅彩燕議員分析指,回顧當初第一第二輪電子消費計劃推出時市道一片暢旺,市民樂於消費,不少餐飲食肆、零售、美容娛樂等行業均能受惠,但隨着疫情反覆,市民逐漸對市場失去信心,消費模式的改變促使資金過度集中於超市、食品等個別維生用品行業,導致邊際和槓桿效應逐漸萎縮,她呼籲特區政府應從兩個方向去恢復社區經濟,一方面是在防疫常態化下,在一定程度的措施下因地制宜釋放社區活力,另一方面是透過百億援助措施,全民注資$8000電子消費券啟動金,延長使用期及放寬使用範圍,既可支援有困難市民,又可以加強市場消費槓桿效應,重新給予市場信心。
促加強巡查執法保民消費權益
另一方面,羅彩燕表示近期持續收到有市民對商品價格的投訴,包括商戶商品因疫情頻頻漲價或標錯價的情況,有關當局已即時取消涉事商戶的「誠信店」資格,她指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已生效,促請相關當局繼續遵照服務承諾,持續加強巡查及執法,適當對違規行為作出科處,加強阻嚇作用以防止再有商戶混水摸魚或重犯。她亦呼籲市民多加善用消委會的“消保易”電子服務平台和服務熱線,保障自己的消費權益。
促與內地協調介入節點降物流成本
她續指有不少市民亦反映各類物價在短時間內有明顯升幅等現象,她理解受俄烏戰爭影響,及疫情下全球供應鏈受阻等不可抗力的情況下,物價無可避免會有一定升幅,而同一時間亦因受到國內物流運輸的防疫措施影響,令供澳貨物增添不少成本,促使部分物價在短期內有明顯的升幅;故她認為特區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該盡早介入協調,避免物價進一步上漲,她舉例指特區政府為保障民生及防疫物資需求,曾透過珠海聯防聯控機制,在橫琴邊檢站啟動“綠色通道”,助力抗疫期間物資來澳供應穩定和充足,她讚揚上述做法,認為應將相關政策做法延伸至各類民生用品,可有效降低現時供澳物流運輸之環節的成本和時間。
她引述國家發展和委員會曾指出控制物價上漲是首要任務,故她促請特區政府以及有關部門亦應該緊隨國家嚴控物價政策,並透過上述機制與內地海關及其他有關部門協調斡旋,積極與跨境物流運輸業界保持緊密溝通和聯繫,共同保持來澳物資供應鏈的穩定,及盡量降低當中運輸的時間和成本,務求從源頭控制物價升幅,從而減輕市民面對物價突然升漲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