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本報訊】澳門現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困難,在特區政府積極對抗疫情的同時,澳門的經濟、乃至市民的生計今年都承受巨大的壓力,當整個社會都陷入抗疫疲勞的狀態下,感染數字仍然持續上升,彷彿看不到盡頭的感覺確實教人擔憂,坊間甚至出現「乾脆要全市停擺,寧願長痛不如短痛」的呼聲,社會大眾不免對當前局勢感到憂慮。立法會議員、澳門經濟民生聯盟副主席羅彩燕促請特區政府應優化百億援助基金的普惠性,擴大覆蓋範圍,例如考慮未惠及的弱勢群體發放「特別抗疫關懷津貼」,尤其當務之急應該重新檢視以及制定有效的防疫藍圖,應參考國內成功的抗疫經驗,或與其同步在必要時採取更果斷迅速防疫之管控措施,開誠布公令公眾知道整個防疫方向何去何從。
羅彩燕指特區政府已宣布即將逾百億之援助措施,確實為澳門社會帶來及時雨,市場對此亦極為盼望,她對於經濟財政司因應社情民意而及時作出援助方案表示支持和肯定,大大舒緩社會各界的燃眉之急,但她認為本次計劃無論是涵蓋面或力度仍有優化空間,畢竟疫症已經持續接近三年,不少企業商戶已經倒閉、或者經已陷入債台高築的境況,另一方面,不少階層例如:長者、失業人士、家庭主婦、照顧者、弱勢社群、而博彩、電訊、金融保險、地產等從業員丶月入兩萬或以上但需要養家活兒之夾心階層等均未能受惠,縱然特區政府務求做到精準扶持,但畢竟全民同在疫情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未能惠及的群體更容易引起社會分化。
冀優化百億經援推「特別抗疫關愛津貼」援助
以鼓勵全民齊心抗疫共渡時艱
過往經驗告知我們,政府透過全民受惠,普惠全城的現金分享和電子消費券,做到真正精準、有效的扶持措施,有效刺激消費以及促進內循環經濟復甦的良策德政,故建議特區政府以及有關當局應該在疫情緩和後酌情再加推電子消費計劃,持續支援市民、商戶,加大市場消費槓桿。另一方面特區政府表示不排除採取全市靜態管理,坊間亦有不少聲音呼籲全市停擺,若然真的實施,特區政府必須要顧及到不少手停口停,上有高堂下有妻兒、甚至早已積蓄耗盡的市民,且供樓供舖交租、水電網煤柴米油鹽開支依然繼續,若無任何支援更難以維持生計,而作為商舖物業業主,至少還有還息延遲還本政策支援,但作為租客的商戶則係「交少一日租都唔得」。故此羅彩燕議員認為特區政府必須因應民生情況,提出及調整更多更「接地氣」丶更彈性丶更及時丶覆蓋面更廣的惠民措施,例如透過派發「特別抗疫關愛津貼」、或「現金生活補助」等方式,給予社會弱勢群體更有力的支援。
羅彩燕指出防疫進入關鍵時刻,建議特區政府有必要清晰防疫藍圖和路徑,但在過程中需保障物資供應穩定,以及做好長幼丶特殊弱勢群體丶基層家庭的支援,尤其要關顧到前線警務、醫療人員的工作量和防疫壓力。唯有給予社會清晰防疫方向,有條不紊地推進實施,給予市民信心,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優化百億經援推「特別抗疫關愛津貼」援助,關顧到弱勢群體的生活壓力和迫切需要,以鼓勵全民齊心抗疫共渡時艱,方能團結一心戰勝疫情,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