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未分类 海協會駐澳辦一行拜訪澳門佛教總會,參觀中美望廈條約簽字舊址,牢記歷史,自強不息

海協會駐澳辦一行拜訪澳門佛教總會,參觀中美望廈條約簽字舊址,牢記歷史,自強不息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本報訊】6月13日下午四時,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辦事處主任王剛一行,拜訪了澳門佛教總會會長釋戒晟大師,並參觀了《望廈條約》舊址,參觀人員一致認為,國人當牢記歷史,惟有自強不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天的參訪活動由海協會會長王剛先生帶隊。澳門佛教總會釋戒晟會長熱忱接待了王剛會長一行。
釋戒晟大師向王剛會長一行,介紹了位於佛教總會澳門觀音堂內的《望廈條約》舊址,此處是落後的清政府與美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釋戒晟大師表示,《望廈條約》舊址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在時刻提醒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國富民強,才能不受外辱,才能獨立自主。

參觀人員一致也認為,國人當牢記歷史,惟有自強不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澳門知名社會活動家、學界泰斗、環球新聞報永遠名譽社長吳仕明先生,為此特地作了《望廈條約之思》詩作一首:

(一)
豆剖瓜分伺列強,
天朝淪落國之殤。
禪門本是無爭地,
恥辱鎸留玷佛堂。

(二)
不平條約萬鈞枷,
禪院園林綻血花。
蹈厲百年湔國恥,
騰飛看我大中華。

據瞭解,《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與美國在澳門的望廈村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清政府與美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望廈條約》使美國享有英國在《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賠款外的一切特權,同時還擴大了侵略權益。如美國兵船可任意到中國各通商港口巡查貿易;美國人有權在通商口岸開設醫院,建立教堂等。中美《望廈條約》是比中英《南京條約》、 中英《虎門條約》及其附件更細緻更完備的不平等條約。它是加在中國身上的又一道更為沉重的枷鎖,並成為爾後中法《黃埔條約》及其他帝國主義列強與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範本。

參與當天活動的人員有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辦事處主任王剛先生,澳門知名社會活動家、學界泰斗、環球新聞報永遠名譽社長吳仕明先生,人民日報澳門分社社長富子梅女土,環球新聞報社長邱躍進先生,環球新聞報副社長霍潤先生,環球新聞報法律顧問曾新智大律師、周笑銀大律師、黃景禧大律師,環球新聞報副社長林英群先生、邱莉晶小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