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遵照行政長官的指示,經徵詢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澳門旅遊學院的意見,本局對立法會2022 年2 月17 日第182/E138/VII/GPAL/2022 號函轉來, 何潤生議員於2022 年2 月9 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2 年2 月18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特區政府重視培育學生的資訊素養,讓學生具備適應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社會變遷的能力。在《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 2021—2030)》中,已將“加強創意與科技教育”列作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當中包括發展“智慧教育”。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 以下簡稱“教青局”) 循“智慧校園”、“智慧教學”、“人工智能教育”等範疇推動本澳“智慧教育”的發展。在“高中資訊科技基本學力要求”已提出學生須瞭解人工智能系統,並通過相關課程指引為學校、教師提供教學案例。在此基礎上,教育發展基金的“學校發展計劃”由2019/2020學年起,資助本澳部分學校率先開展“人工智能教育”,購置相關的電子教學資源和軟硬件設備。教青局並組織其中3 所學校進行教學案例展示, 以及舉辦“人工智能教育教學案例展示活動分享會”,向來自60所學校的教師和職員介紹教學案例和分享教學經驗。教青局未來將與教育界各持份者共同探討,以訪校、觀課等方式歸納和總結本澳各校的情況,並參考內地及其他國家或地區“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經驗,制訂適合本澳推行的方案。此外,教青局亦舉辦和支持學生及青年參與包括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各類科普競賽及活動。配合本澳教育發展的需要,教青局將適時優化學校的資訊科技課程與教學,為學校發展人工智能教
育提供支援。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積極促進產學研合作,持續推動本地高等院校與科技企業共同開展前沿技術探索科研項目。其中,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於2021 年推動了本澳高等院校與本地資訊科技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以及支持了人工智能企業與澳門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提供資助,藉此加快企業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特區政府亦推動了澳門大學與內地的權威科研團隊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強化高等院校與企業產學研合作聯繫,打造高效協同的產學
研成果轉化機制和服務體系,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完善本澳科技創新鏈條。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以資助為導向, 於2018 年推出《構建“智慧城市”專項資助計劃》,至2020年共支持了28個項目開展智慧城市的相關研究。其中,人工智能的項目為數不少,部分研究成果已應用於本澳社區服務和居民生活當中。同時,亦透過支持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開展不同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為各領域智慧化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現時,澳門大學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及亞太經濟及管理研究所已開展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究及產學研合作項目,助力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發展,涉及電梯安全監控、智能投資等方面;澳門理工大學亦持續加強人工智能領域上的產學研發展,已推出“中葡葡中公文輔助翻譯系統”、“中葡同傳通”系統, 以及“中葡新聞學習網”手機智能應用程式;澳門旅遊學院先後設立了“零售實驗室”及“構想實驗室”,結合電子商務和資訊系統管理,並支持創新創業和
推動科技與旅遊融合發展,同時正籌備開辦“酒店及旅遊智慧科技碩士學位”課程和“酒店及旅遊智慧科技學士後文憑”課程,致力培養更多新型旅遊人才。
局長
龔志明
2022.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