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經徵詢社會文化範疇及旅遊局的意見,本局就立法會
2022年3月18日第284/E215/VII/GPAL/2022號公函轉來顏奕恆議員於2022年3月3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2年3月22日收到的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特區政府重視完善社區營商環境,持續推出及支持有利於增加社區人流的活動,藉此為中小企業發展注入動能及助力經濟發展。
其中,為吸引更多市民和旅客到訪澳門各區,多年來,本局透過支持社區商會舉辦具社區特色的消費活動,組織區內商戶參與,串連及凸顯社區內的商業特色元素。例如,本局支持及舉辦了多項特色活動,包括“康公夜市”、“澳門燈光夜市”等夜間活動,並已逐漸發展成為澳門品牌特色經濟活動。
與此同時,為支持中小商戶應用科技實現經營創新,加大力度吸引客流,本局推動在社區引入科技新元素,以關前街區作為試點,推出“關前薈”活動。透過擴增實境(AR)技術與社區消費場景的結合,打造“引流-體驗-打卡-消費”的線上線下互動模式,提升市民和旅客的遊覽趣味與玩樂體驗。
“關前薈”活動自去年11月推出,截至今年3月下旬,已有約2.6萬人次參與了AR互動,而透過活動向參與者更發放超過3.5萬張商戶優惠券。根據問卷數據,約有8成受訪者表示因活動延長了遊覽時間及增加了消費。由此可見,該活動對社區商戶的經營起着積極作用。
為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延續此前成效,第二期“關前薈”活動於今年3月25日起續辦3個月,在原有基礎上升級多個AR體驗項目,以及增加參與商戶至30間。同時,本局將根據“關前薈”的活動數據及經驗,探討將類似模式延伸至離島區,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消費體驗,吸引市民及旅客到社區遊覽及鼓勵消費,帶動新型體驗經濟發展。
關於質詢提及的旅遊數據平台,旅遊局表示,該局於2015年推出一站式旅遊統計資料平台“澳門旅遊數據+”,以互動及可視化形式呈現數據。目前平台提供共10項按入境旅客、逗留時間及酒店業方面的旅遊數據指標,用戶可選擇所需數據,點撃後平台會以圖表顯示,方便用戶比較和分析不同的趨勢變化。為持續優化及新增平台功能,旅遊局將推出“澳門區域旅遊數據”,透過大數據技術,收集旅客在澳門的旅遊統計資料,羅列澳門27個統計分區的訪澳旅客人次排序、熱門統計分區及景區的旅客人次和來源地的統計數據。相關區域旅遊數據亦會於政府數據開放平台發佈,讓業界進一步了解訪澳旅客行為,以作制訂經營策略的參考。
旅遊局亦一直鼓勵本澳社團開展有利於旅遊業的活動,為社區營商環境注入活力,促進社區旅遊消費。例如,推出2022年度“社區旅遊經濟拓展”及“濱海旅遊”專項資助計劃,以推動本澳社團善用社區文化、歷史、旅遊及濱海資源等,舉辦及開展具特色的旅遊活動或項目。相關活動覆蓋關前街、十月初五日街、永福圍、草堆街、福隆新街、庇山耶街、司打口、內港及下環一帶。
文化局則通過修復活化具特色的建築物(群),以不斷豐富澳門的文化内涵和旅遊資源。當中包括去年已完成對永福圍兩間建築物及戶外空間的活化,並透過展覽、親子活動和傳統技藝展示等活動,向社會展示推廣澳門特色的圍里文化和人文風情。目前正加緊推進永福圍其餘建築的活化工作,將來通過引入更多文創及社區旅遊元素, 有助提升該片區的總體文旅吸引力。
在促進夜間經濟方面,旅遊局每年都有舉辦不同標誌性夜間旅遊盛事,如“農曆新年花車匯演”、“澳門光影節”及“無人機表演”等,活動地點覆蓋澳門半島、氹仔及路環,為社區增添人流及消費群體。此外,文化局每年有舉辦多項夜間大型藝文節慶活動,近年還推出包括夜遊澳門博物館、遊藝晚會、夜宿博物館、在世遺景點上演夜間環境劇場等項目。而體育局亦會安排部分賽事在舊區的旅遊景點舉行,如在大三巴牌坊及媽閣廟前地舉行賽事。
特區政府將視乎不同社區的旅遊資源,在平衡好社區包括住戶和商戶在內不
同持份者的利益,以及具備綜合可行條件下,持續優化及完善各項社區及夜間旅
遊產品和活動,保持澳門的旅遊競爭力和進一步盤活社區經濟。
局長
戴建業
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