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下稱“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將於今年11月在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開創“三地三同”的聯合辦賽模式。日前全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在廣州舉行主題為“開放共用、攜手並進”新聞發佈會,介紹賽事籌備、通關政策、粵港澳聯動辦會舉措、三地融合的階段成果等各項籌備工作的階段性成果。
據悉當前澳門賽區組委會正密鑼緊鼓推進包括志願者培訓、實地演練和測試賽等工作。作為我國最高級別、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的舉辦有著多重意義,對本澳運動員而言,這不僅是自身競技水平的體現,更是與國家級、省級運動員切磋交流,提升大賽經驗的重要平台,對本澳社會而言,是提升全民運動風氣,推進體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機會;對於經濟方面,這更是促進“體育+旅遊”跨界融合的重要契機。因此,社會各界均十分期望政府各部門在僅餘數月的籌備階段,能全力做好上述準備工作,擦亮澳門“體育之城”金名片。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是本澳運動員與國家級、省級運動員切磋交流,提升大賽經驗的重要機會。當局對於參賽的本地運動員(包括全職及非全職運動員)的參賽資格、場地優先使用、提供靈活的賽前訓練及比賽假期、津貼激勵等方面將有何具體安排?
2、為了讓更多居民了解、支持和參與“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同時激發全民健身運動風氣,強化大眾對運動的熱愛與追求,實現“全民全運,全運惠民”的理念。請問當局在引導體育資源下沉社區方面有何工作規劃?
3、據全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數據,預計內地前往港澳的十五運參賽人員超過6000人,是內地赴港澳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不僅是參賽運動員及其團隊,還會吸引到全國各地觀眾來澳參與,政府相關部門將如何藉此機會,促進“體育+旅遊”方面的跨界融合,為各行各業輻射經濟效益?例如有否設計“體育主題精品路線”,建立串聯賽事場館、社區文化地標及特色景點的旅遊路線,賽事期間舉辦相關社區主題活動、街道美化等交叉聯乘活動,帶動來澳旅客深入社區?
澳區政府體育局關於立法會黃潔貞議員書面質詢的回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