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澳門機場擴建工程推進、《民航活動法》即將於2026年正式生效,特區航空產業即將迎來對接國際的新階段。新法為澳門發展中長程國際航線及拓展外部市場提供制度支撐。澳門機場的硬件亦不斷升級,有助提升中轉能力,進一步強化澳門作為「國際旅客中轉樞紐」的潛力。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上首次提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的“中國-中亞精神”。未來各方應弘揚此精神,發展友好關係、推進互利合作。同時,行政長官亦批示,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科威特、巴林、阿曼等五國國民將可享有入澳免簽待遇,標誌著特區對中東市場的開放態度。與此同時,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簽署互免簽證協定,並在「2025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旅遊年」下推動城市路演,「澳門站」活動於本月成功舉辦,雙方皆表明願深化交流合作。烏茲別克在現有北京、西安、廣州等多地直航下,擬於短期內開通更多來華航班,若能開展與澳門的航空連通或聯程合作,將為澳門增加新興旅客源。
然而,澳門現時雖已有與大灣區城市如香港、廣州、深圳的基本空中延伸聯繫,但在國際直航航線上仍相對薄弱,部分熱門目的地仍需經第三地中轉,不利於提升城市吸客能力。近年,澳門積極發展多元旅遊產品,惟目前僅依賴韓國、東南亞及內地為主要客源,市場集中度偏高。為配合本地經濟適度多元及旅遊市場升級,澳門須積極拓展潛在國際市場與航線網絡,靈活運用第五航權政策,打造具備中轉功能的「一站式旅遊」或「多點聯遊」目的地,進一步強化區域航空樞紐角色。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配合《民航活動法》即將生效及機場擴建完成,澳門在未來能否訂定中長期的國際航線戰略,特別聚焦一帶一路及中亞市場?可否進一步善用第五航權安排,積極開拓與中亞、中東國家的直航或聯程航線,爭取開展如「澳門–內地–中亞/中東」的中轉航線?並為航空公司設立相關誘因及配套政策?
二、就開拓新興免簽市場(中東及中亞)而言,當局可否設立旅客誘導及航點合作配套政策,例如與航空公司及旅遊業界合作,推出聯程中轉優惠、過境簽便利、行李直掛等措施,從價格、服務及旅遊便利多方面彌補現有航權制度或航線佈局上的不足,從而提升澳門作為區域「一站式中轉 + 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
澳區政府民航局關於立法會林倫偉議員書面質詢的回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