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產業作為“1+4”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根基,近年旅遊模式加速轉變,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為應對本澳旅遊業發展模式的轉變,期望當局儘快公佈新一階段《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構建頂層政策框架,以系統性地聯動“六大片區”活化、社區經濟、“演藝之都”等項目的協同發展。
此外,針對今年本澳對中東五國開放免簽證入境,及本澳重點開拓穆斯林市場,建議當局主導並善用綜合旅遊休閒企業的海外網絡,針對高淨值客群及商務團體,舉辦如美食、藝術文化或商務對接等主題式、訂製化的深度體驗活動,以高效發掘潛在高端旅客甚至投資者,發揮旅遊業對經濟適度多元的引擎作用。
施家倫表示,近年受旅客消費模式轉變、“一簽多行”、“一周一行”通關便利化及區域融合等多重因素,發展方向已從傳統觀光,加速轉向發展“六大片區”、深化“旅遊+”、IP經濟,以及開拓高附加值服務,為頂層規劃、社區經濟、國際市場策略等方面帶來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關鍵節點。
面對上述轉變,亟需政府盡快完成《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的第二階段檢視工作,對過去文旅產業工作作檢視,以及預測未來業態趨勢,從政策框架上為聯動社區經濟、深化區域合作、提升城市綜合吸引力等重點議題制訂戰略藍圖,有效引領業界升級轉型,深化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
與此同時,本澳在拓展國際客源方面成效逐步彰顯,今年上半年國際旅客逾134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近八成。在此基礎上,當局將中東及穆斯林市場定為新的開拓重點,不僅首度登上“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近期更向中東五國實施入境免簽。中東旅客具有極高的消費能力與“長途家庭旅客”的特點,而過往相關旅客佔比極低,顯示該市場是極具潛力的待開發“藍海”,其開拓工作刻不容緩。
要實現對這類高潛力市場的深度拓展,當局除了透過多個海外市場舉辦路展及業界推介洽談會、參與重要國際旅遊展、線上宣傳等,更可善用綜合旅遊休閒企業的海外據點優勢,以高端旅遊為切入口,將目標鎖定高淨值客群及潛在投資者,實現旅遊引流與招商引資的雙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