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早前公佈調升包括養老金和殘疾金在內的多項社會保障給付金額,並追溯至今年1月1日起生效,7月份將補發有關差額;同時提出將完善長者服務的相關工作。本人期望當局能繼續推出惠及長者、弱勢群體和照顧者的支援措施,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及幸福感。
首先,政府須完善養老金調升機制。有不少長者反映面對經濟壓力,特別是醫療、飲食等生活開支昂貴;相隔幾年才調升一次養老金,亦凸顯機制存在不足。月前,行政長官岑浩輝在立法會會議上回答本人提問時表示,會向弱勢社群、長者提供針對性支援。本人期望政府盡快優化養老金調整機制和完成評估長者消費物價指數,及早推動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勾等工作,使養老金的調升能更緊貼長者的基本生活水平,並落實更多改善長者和殘疾人士生活的保障措施。
在本澳老齡化加劇下,強化對長者、弱勢群體及照顧者的服務支援刻不容緩。優化長者服務方面,不少唐樓長者因為身體機能下降,出行遇到困難,影響生活質素,但因為難以承擔長者公寓使用費而未有租住;期望當局持續評估和收集長者的需求,適度下調租金或推出更多折扣優惠,以及研究在其他社區開展長者飯堂服務的需要性,以方便長者生活。
此外,目前政府與社服機構合作提供包括院舍、社區和家居養老等多類型服務,建議當局須持續評估長者院舍和日間暫托服務名額,縮短輪候時間,也必須加強上門護理、家居照護等項目,優化審批機制和服務內容。針對老齡社會的挑戰,當局要加大資源穩定醫療人員和照護人員團隊,優化人員津助制度和人力資源配置,並大力推動樂齡科技應用,以協助人員提升長者照護質素。
另一方面,自2023年12月起,照顧者津貼接受恆常申請,社會期望當局擴闊受惠範圍,並因應家庭經濟狀況適度提高津貼金額,紓緩全職照顧者的經濟壓力。家庭照顧者長期面對身心壓力,建議整合優化現有資源,設立「一站式照顧者支援平台」及資源地圖,提供照護資訊、心理支援、喘息服務等和重返職場友善政策等措施,建立更完善的支援與保障機制,推動長者、弱勢群體和照顧者享有更適切的權益及生活保障。
最後,本屆立法會會期接近尾聲,過去四年,社會雖經歷了新冠疫情的艱難時刻,但在全社會努力下克服了不少困難。未來,面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產業轉型過程中的多重挑戰,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解決各項民生問題,促進澳門經濟發展、穩定就業和民生改善。本人期望,特區政府在著力提振經濟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更要善用財政收入和儲備,將特區資源更多用於優化城市建設、改善市民生活和社會保障機制,兼顧發展與關懷,實現增強市民安全感、獲得感及幸福感的施政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