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李良汪表示,本澳物流業涵蓋海、陸、空運輸體系,包括港口貨運、跨境陸路運輸及航空貨運等核心業務,並與旅遊會展、民生供應鏈等產業緊密相連,對各行各業運轉、社會民生及經濟發展均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由於行業定位不清晰、支援不足等問題,業界在經營上面臨着不同程度的困難與挑戰。
他以陸路運輸物流為例,業界反映濫用“特別駕駛執照”情況一直存在,持有上述駕照的人士在澳從事非法客貨運業務,有違駕照簽發的原意,更衝擊本地客貨運司機的就業機會和生計。然而,反映多年亦未能有效解決,一再影響本地物流從業員的勞動權益,更對本澳的法治及社會秩序造成破壞。認為特區政府必須加強打擊和懲治的手段,以有效保障本地物流從業員的合法權益。
在運輸車輛的掛車及半掛車停泊方面,業界表示目前還沒有合適的泊車空間,而停泊於公共道路亦會被檢控。倘有關問題無法妥善解決,定會影響業界的日常營運,並對本地的運輸物流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特區政府應積極尋找解決方案,為掛車及半掛車提供適合的停泊場所,以保障運輸物流業的正常運轉。
此外,他指出,為改善本澳空氣質素及落實“雙碳目標”,當局推出《淘汰老舊柴油車資助計劃》,但資助計劃的受惠對象會因應不同的申請期而有差異,若無法在當期提交申請,便會失去資助機會。業界樂意配合特區政府的環保政策,惟因淘汰舊有車輛後,需額外投入資金添置新車以維持營運,未必能完全配合當期的資助計劃申請期限。故此,期望當局能考慮業界在營運及資金等方面的壓力,研究將資助計劃轉為恆常化申請,並放寬資助對象至所有舊有註冊的老舊柴油車,讓更多車主能受惠,減輕業界的營運負擔,助力改善本澳空氣質素。
李良汪稱,利用“特別駕駛執照”在本澳從事非法運輸的情況一直存在,但打擊成效有限,在當局一千四百八十七次打擊非法工作的行動中,只查獲五名持“特別駕駛執照”人士非法從事司機工作。質詢特區政府未來有何實際措施或周詳部署,以有效打擊相關非法工作情況?會否要求獲批給上述駕照的機構提交相關車輛在澳的運輸路線資料,以有效監管該等駕照持有人及車輛依法在澳運輸?
就業界表示,目前還沒有供掛車及半掛車停放的空間,影響業界的日常營運,並對本地的運輸物流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質詢當局有否檢視相關車輛的停泊需要,有否計劃在本澳合適的土地劃設停泊空間,並收取合適的費用,以支援業界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淘汰老舊柴油車資助計劃》推行多時,但每期申請的受惠對象均有不同。雖然有關安排能淘汰一定數量的老舊柴油車,但對物流業界而言,因為營運需要及資金投入,未必能在申請期內淘汰車隊中的老舊柴油車。質詢當局會否考慮將資助計劃轉為恆常申請或設定更長的申請期限,並擴大受惠對象至所有舊有註冊老舊柴油車,為環保政策提供更多利因,以有效淘汰較高污染的柴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