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加大教育資源投入
行政長官早前表示,政府今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約140億元,位居剛性開支中第一位,反映政府對於教育的重視。不過,都有教師反映,目前的教育資源仍然不足以應對學校運作需要。譬如一些學校的電腦等硬件設施都需要因應科技教育尤其是人工智能教育而需更換,但有關資金難以靠學校自身應付。學校舉辦一些課外活動因資助不足有時甚至要收家長材料費用。另外,教育基金運作模式仍然是學校先墊資,然後再報銷。這對學校的財務運轉都造成一定影響。而教育基金申請審批流程亦增加了教師非教學工作量,佔據教師不少教學時間和精力。
教育是特區發展的根本,雖然政府教育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仍有必要檢視目前的投入是否足夠。
請問司長:
過去幾年,因新冠疫情影響,政府的教育投入受到一定影響。未來政府會否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檢視教育基金的運作模式,促進教育發展?
政府回覆:
今年的教育基金學校發展計劃會有幾方面的優化。第一個,我們聽取了教育界的意見,我們在各方面的流程做了一些簡化。譬如說,在電子化方面,我們已經做到跟學校的會計帳是互通的。另外,以前可能要打印很多紙出來,要逐張簽名、蓋印。今年全部都在電腦裡面可以做到電子化的簽名了。而且也將一些,譬如說舊的報告,可以將以前的一個檔直接可以批量輸入,減省老師一些的工作。
關於預付機制,今年也會做一個優化,其實,過去的教育基金在2023年之前是先給了錢,然後才再做這些工作的。後來由於因為積存了一些報告以及我們會計帳法規的更改之後,我們就改為先做後給錢。今年也會做相關的優化,我們會將幾乎是一半的錢先預付給學校,所有計劃都會有預付機制,能夠幫學校在一些資金上的流動會比較方便一些。
二、教師職業穩定性
近年,本澳出生率持續下降,不少弱勢學校面臨收生困境和生存壓力。當局早前表示將採取“一校一策”措施,因應學校規模、課程發展等與校方制訂發展方向,以降低少子化對學校的影響,盡量維持班級規模。
請問司長:
當局在維持小班制基礎上,會否因應生源規模的變化適時調整小班制每班人數?本澳非高等教育學校受到少子化影響的程度不一,當局是否評估過哪些學校最先受到衝擊?當局“一校一策”政策目前有何進展?
政府回覆:
關於小班教育方面,其實,在回歸後由45人一班逐漸降低到現在25至35人,具有彈性。其實小班教育並非一個是越少越好的概念,都需要關注到教育發展的一個需要。
對於一些收生比較不足的學校,譬如說K1一班都收不到二十五名的學校,我們會有一個促進學校發展的一個支援,補足學校在免費教育拿不足的部分。
三、最低維生指數調整機制
最低維生指數是政府扶助貧困和弱勢社群的重要參考指標,有關指數自2020年1月1日調整後至今未再做調整。行政長官在日前的答問大會上表示將推動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鉤的工作,但今年的施政報告在調升養老金金額的同時,卻仍然維持最低維生指數。
請問司長:
今次施政報告為何未對最低維生指數進行調整?社工局曾表示將於今年再次檢視最低維生指數調整機制。最低維生指數調整機制檢視工作有何進展?
政府回覆:
有關最低維生指數,現在社工局已經對調整機制進行檢視。現在正在做數據分析。我們希望今年內可以完成有關的檢視工作。
四、非強基金研究報告進展
社保基金於2024年對《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審視報告》2021-2023年三年觀察期本澳經濟復甦情況進行檢討總結。
請問司長:
2024年完成的《檢視非強制央積金現況及發展》研究報告何時可以公佈?對於強積金實施時間表,是否仍會按照《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審視報告》提出的時間規劃去鋪排?
政府回覆:
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的報告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整體來說,大家都認同非強走向強制的。雖然經濟得到復甦,但是復甦的步伐有些不一致,所以我們期望可以再看看綜合經濟恢復的情況,包括是否可以回到2019年的經濟水平,因為現在還是有些差別。另外,我們也會看工資中位數、社會的共識等等,我們會綜合考慮。僱主方也是比較擔心他們成本的增加,僱員方可能對產品的信心,或者收費、回報,我們相信他們還是還有一些顧慮,我們會加強宣傳。
五、職業道德建設
內地日前發佈《新時代職業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強國復興注入道德力量。經財司司長日前辯論時指出將加強“誠信都市”金名片建設,而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對於推動“誠信都市”建設有重要助力。
上述綱要強調要從學校教育、職業培訓、家教家風等方面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請問司長:
社文範疇會否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配合本澳“誠信都市”金名片建設,從各個方面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提升本澳城市的良好形象,促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
政府回覆:
職業道德的建設,其實社文範疇在各方面的職業道德都有相關的準則,在教育範疇,其實我們都結合了非高等教育的品德和公民教育、職業教育等,我們透過課程設置、實習體驗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建設的。也都透過師德師風的建設和親職教育,鼓勵教師和家長身教言傳。
在衛生領域,在法律上我們有醫療人員職業道德守則,是對於醫療人員的職業道德作出了明確的規範。
在社會工作領域,我們其實是有社會工作者的專業資格制度,裡面也規範了社工的權利和義務,當中都包括社會工作倫理的工作守則。
所以在這幾方面,社文範疇在職業道德方面的建設也是抓得比較緊的。
六、象棋推廣
象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澳都有濃厚的社會氛圍。
請問司長:
政府未來如何加強象棋文化推廣,加強智力體育競賽,助力中華傳統文化傳承?
政府回覆:
剛剛李振宇議員提到象棋的推廣,象棋既是體育活動,也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我們所說的琴棋書畫,棋,其實象棋也是其中的一種。它是一種屬於智力的體育活動,我想這個對加強學生的專注力、思考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其實,一場象棋大家互相對弈的過程裡面,既考心理,亦考自己的堅韌思維。
對於象棋的推廣,我們也是不遺餘力的。體育局一直都有與相關的體育總會有恆常的訓練。我們也有運動員透過參加亞洲象棋錦標賽獲得優異成績,成為了精英運動員。未來我們在這方面也會加強。其實象棋的推廣,我想在乎於學校和我們總會的推廣能力,因為它對場地的要求其實不是那麼高,我們是有條件可以做多一些的。
七、促進青年發展
習近平在澳門回歸25周年大會暨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表示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搖更加關愛青年,為他們成長成才、施展抱負創造更好環境和條件。社會文化範疇近年都推出多個促進青年發展的計劃,如青年科技村、青年專業發展計劃等等。此外,教青局於2024年開展“澳門青年指標2024年社會調查”,以展示本澳青年的情況。
請問司長:
“澳門青年指標2024年社會調查”進展如何?何時公佈調查報告?對於促進青年發展,社文范疇有何系統性規劃和構思?
政府回覆:
我們將在今年公佈2024年的社會調查結果。我們其實會是聚焦幾個路向的,包括聚焦青年專業和職業路向,融入國家發展、青年家長的支援以及擴大青年諮詢機制等方面。
八、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制度檢討事宜
《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制度》已於2020年4月2日生效,按照法律規定,社工局須自法律生效之日起五年後,制定有關審視法律執行情況的報告。
請問司長:
《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制度》法律執行情況審視報告有何進展?預計何時完成?
政府回覆:
有關社會工作者的資格制度,我們現在已經在進行審視報告。社工局正在開展制定有關審視報告的前期工作,爭取在2026年內完成審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