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下,由世界心理衛生聯盟負責2024年10月10日的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而聯合國將該年的主題定為“工作場所精神健康”。
聯合國秘書長在致辭中呼籲僱主創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並強調全球仍有數百萬人默默承受著心理障礙的困擾,青少年經常出現焦慮、抑鬱和行為障礙,自殺是年輕人死亡的主要肇因之一。
澳門特區成立二十五年以來,我們注意到勞動市場不斷惡化,低附加值工作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薪酬水平越來越低。
工作條件惡劣的表現包括,眾多勞動權利無法實現、長期違反勞工權利,比如拖欠工資和津貼、無償從事合同外的工作內容。這些問題頻繁出現,原因就是有關部門對勞動法執行情況的監察、監督不足,收到的正式投訴也往往石沉大海。
長此以往,這種惡劣情況會影響家庭制定計劃,比如婚姻、生育,凸顯精神健康與工作條件的關係。評估工作條件水平還要考慮工作是否安全和穩定。
每到月底,許多家庭要為償還銀行貸款發愁,面對銀行利率上漲導致的壓力,首當其衝的是單親家庭、殘疾人、鰥寡人士。這些都會造成社會不平等、中產階層萎縮、貧富差距加大。
雖然遊客和酒店數量逐年增加,但是我們發現接受條件差的工作已經是普遍現象,尤其是在餐飲、會展、演出等行業,由於工作屬臨時性、偶然性,經常聘用非本地勞工或非法勞工。
在這種情況下,薪酬按活動舉辦期間(比如博企舉行的大型宴會)的實際工作時數計算。這些工作者,所謂的“自由職業者”,面對的是更加惡劣的工作條件,而且由於不算失業者,更將其推到貧困邊緣。
這些惡劣條件對精神健康和生活質素影響極大,繼而影響工作效率。另外,此類臨時、季節性的工作會造成不安全感、不穩定感,沒有帶薪假,沒有工時上下限,更無法為員工提供有尊嚴、可滿足生活開銷的薪酬。
為對抗工作條件惡化和非正式工作增加,必須採取一整套政策措施,從多方面入手處理問題。要尊重勞工權利,改善工作條件。
政府應推出鼓勵措施,要求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加強對勞動法執行情況的巡察、監督,確保尊重勞動權利,用高科技手段監察工作條件,及時發現違規行為,從而創造更公平、規範的工作環境。
基於此,本人向政府提出以下質詢,並要求以清晰、明確、連貫和完整的方式適時給予本人答覆:
1、諸多經濟活動,尤其是餐飲業,工作條件不斷惡化,非正式工作情況加劇,有關當局將採取何種具體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減少“自由職業者”的數量,並要求時薪由僱主實體全額支付,減少中間商?
2、政府將採取何種具體有效的措施,促使包括博企在內的承批公司與所有從事長期工作的人員簽訂正式合同,從而保證工作的安全穩定,繼而確保家庭穩定?有關當局會否增加、加強巡察和監督行動,確保勞動法規得到遵守,同時利用高科技手段監察工作條件,及時發現違規行為,從而創造更公平的工作環境,保護勞動關係中的弱勢一方?
3、澳門特區成立已經二十五年,對於下列就業市場稀缺、現時主要由非本地勞工從事的職業,包括電工(負責低電壓設備、電力系統和設備的安裝、維修、保養的技術人員)、水管工(負責住宅自來水、污水管道安裝、保養、維修的技術人員)、燈光師(負責照明系統和自動化系統組裝、調試、操作、維護的技術人員)及音響師(負責音響系統安裝、拆卸、調試、播放、操作的技術人員)等職業,政府如何評價有關專業培訓活動?